【大公報訊】記者陸鈺報道:2017年中國經濟面臨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充滿挑戰。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銀行的不良貸款風險可控,且不良貸款暴露的高發期已經差不多過去,2017年中國經濟最大的威脅依舊是全球金融危機。
王洪章稱,2007年世界金融危機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了,過去,很多經濟學家唱衰中國經濟唱衰銀行,包括2007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對中國銀行業不抱有信心的人也很多。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特別是中國的銀行業仍然是一個比較健康的體系。
此外,王洪章提到,最近國家外匯管理局對換匯問題、匯率政策,在操作制度上和操作流程上做了一些調整,但是整個外匯管理制度在法律上,在政策上並沒有重大調整,說明國家外匯政策沒有根本的改變。
他認為,現在經濟的全球化之下,錢出去了,無論是美元出去還是人民幣出去,都應該有一個回流,而現在回流遠遠不夠。比如建設銀行在海外設機構,支持「一帶一路」,支持境外的「一帶一路」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進出口貿易,包括支持企業併購,包括銷售一些產品,錢出去的同時應該要有渠道和機制流回到國內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他並強調,在進出口貿易等方面,應該首先考慮中國的技術,能不能採用中國的技術,能不能採用中國的產品,能不能使用中國的勞動力,這樣的話,錢出去還可以回來。如今,無論是走出去的企業或是走出去的銀行,這方面做得都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