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政府去年11月加重調控樓市的辣招稅率,登時令住宅市場整體交投量大減,連帶三項辣招稅的宗數及稅收按月(即去年12月份)均告下跌,其中買家印花稅(BSD)及住宅雙倍印花稅(DSD)嚴重萎縮,宗數跌七至八成,及稅收跌六至七成多不等。
包括額外印花稅(SSD)在內的三項辣招稅,自去年第二季開始,反覆回升,下半年的收入較上半年更大增逾64%,約達150億元。當中BSD及DSD下半年的宗數及稅收均狂飆,BSD的錄1552宗,涉約38.13億元,較上半年上升73.2%及70.9%;DSD則錄23358宗,涉約110.57億元,較上半年上升76.7%及62.2%。另SSD下半年有289宗,涉約1.29億元,較上半年升25.1%及38.9%。
不過,三辣招的收入卻因在去年11月初,突然以因見市場投資者入市買樓的氣氛轉趨熾烈,將原先徵收的1.5%至8.5%的DSD,全面劃一至15%,以圖遏止所有已有住宅物業在手的本港投資者、非本港永久居民,及公司買家的入市意欲。加辣後樓市一手及二手的成交量即時下跌,發展商亦暫停推售全新樓盤。
因此,印花稅署去年12月份來自三項辣招稅收均告急瀉,源於有關數字是反映11月份的成交狀況。當中來自住宅的DSD宗數及收入,按月勁縮逾84%及76%,各錄376宗及3.68億元;不過,因投資者即時轉炒工商及車位物業,故令該月DSD整體宗數及收入的跌幅未算過大,各跌約14%及47%。
此外,該月BSD的宗數及收入亦按月跌逾70%及及60%,錄145宗及4.37億元。SSD宗數雖大減近55%,但收入則只跌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