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章蘿蘭上海報道:高力國際執行董事汪蓓昨日指出,個人的外匯管制可能令資金在內地尋找新的投資,從而助推樓市;但內地樓市仍受限購政策牽制,即便資金留在內地也未必符合買房資格,對住宅房價的影響有限。不過,商業地產或受惠於內企可能因海外投資限制升級,轉而投資內地優質的商業地產。
有評論指出,內地近期完善外匯監管,資金投資無路下或仍將流入內地樓市,為樓市推波助瀾。汪蓓認為,個人的外匯管制的確可能令資金在內地尋找新的投資標的,從而助推樓市;但另一方面,內地樓市還受到限購政策的牽制,即便資金留在內地,亦未必符合買房資格,拉力推力相抵,哪怕住宅市場依然在上升通道,漲幅也一定會減緩。
對商業地產而言,汪蓓提到,若企業海外投資限制升級,內企倒可能會轉而投資內地優質的商業地產。事實上,2016年已初見端倪,大小商業房地產交易明顯激增。高力國際提供的統計顯示,去年僅上海商舖投資市場,就完成了九宗整售交易;而2015年僅錄得一宗。期內上海寫字樓市場亦錄得38項大宗交易,總價值超過706億元(人民幣,下同)。
不過,受到網絡借貸(P2P)退租,以及新增供應激增影響,高力國際指出,去年上海核心區平均空置率已同比攀升5.3個百分點至年末的10.2%,全年淨吸納量僅錄得11.3萬平方米有餘,大幅低於過往五年之平均水平40萬平方米。該行並預計,2017年僅上海核心區便有110萬平方米新增供應竣工,增量將逾越上海當前對寫字樓空間的吸納能力,繼而導致平均空置率進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