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深企墨影科技的創始人楊一鳴認為,減稅降費為企業帶來更多市場空間。圖為墨影科技產品展陳。右圖:「十四五」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產業創新升級「提質增效」。圖為北京具身機器人4S店內,觀眾與人形機器人握手。\新華社
稅收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十四五」時期,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精準滴灌,既為市場主體「輸血活血」,又為產業創新升級「提質增效」,激勵投資加碼研發。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減稅降費政策交出亮眼成績單,據統計,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10.5萬億元。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紅利,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毛麗娟深圳報道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涉稅經營主體突破了1億戶,比2020年淨增加3000萬戶,顯示出我國市場活力足、韌性強。」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如是介紹。
科創及先進製造業佔比36.7%
結構性減稅降費的核心在於「精準滴灌」,國家將政策資源聚焦於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措施,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僅支持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就新增減稅降費3.6萬億元,佔比達36.7%。
在國家稅費優惠和其他相關政策的有力推動下,「十四五」時期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製造業發展量穩質升。發票數據顯示,2021-2024年,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佔全部企業的比重保持在29%左右,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特別是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穩步推進,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6%和10.4%。其中,新能源車、光伏設備、鋰電池「新三樣」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7.6%。
與此同時,智能設備製造業快速發展助力製造業加快智能化升級步伐。一季度,智能設備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2%,其中,工業機器人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服務消費機器人製造同比分別增長12.4%、26.5%和55.4%。
去年逾60萬企享研發費加計扣除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稅收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間,我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優化、力度不斷加大,其中2024年度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32萬億元、享受戶數61.5萬戶,較2021年度分別增長25.5%和16.7%,稅費紅利托舉着企業攀「高」向「新」。
在深圳寶安區,墨影科技創始人楊一鳴和工程師們忙碌地調試系統,助力客戶實現無人車間的改造。在他看來,作為初創企業,不僅享受到減稅降費帶來的成本縮減,更重要的是,相應政策提升了上游客戶智能化改造的積極性,為企業帶來更多市場空間,「不僅節流,更重要的是開源。」
據悉,2024年深圳共3.3萬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扣除金額3656億元,直接為企業減少稅收支出914億元。深圳市稅務局企業所得稅處負責人表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稅收政策工具,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研發活動的實際成本,直接轉化為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