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因家庭原因於二○一六年十二月九日宣布不參選下任特首,消息震撼社會。國務院港澳辦、中聯辦均表示,中央對梁振英的工作一直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建制派和香港主流聲音也對他不競逐連任深感惋惜。
綜合中央和香港社會對梁振英不尋求連任的反應,有兩組關鍵詞:一是深感惋惜,二是充分理解和尊重。為何中央和香港主流社會對梁振英不尋求連任深感惋惜?
二○一二年梁振英上任後面臨的是極其兇險的政治環境,反對派發起一波又一波對抗行動,他總能沉着冷靜應對,在處理政改問題、應對「佔中」事件、依法打擊和遏制「港獨」活動等重大政治問題上,態度鮮明,敢於擔當,表現出堅定的愛國愛港立場和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他顯示出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本色和風骨,是作為「一國兩制」下香港特首最重要、最可貴的特質。
梁振英把港人最關心的房屋問題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十年建屋目標,排除萬難尋地建屋,並推出樓市「辣招」壓抑炒風;重視扶貧工作,重設扶貧委員會,訂出貧窮線,推出低收入家庭生活津貼;致力推動開通「滬港通」、「深港通」,積極推動香港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強調香港要扮好「超級聯繫人」角色,利用好國家發展的巨大機遇,準確把握香港發展的大方向。
四年多來,反對派針對其家人健康問題作出惡毒攻擊。梁振英出於對自己家人的保護而作出的艱難決定,值得充分理解和尊重。反對派從梁振英上任第一天便開始對特首人格謀殺,就是因為知道他能做事、怕他做到事……
反對派骯髒的政治交易
過去四年半是香港回歸以來施政環境最複雜的時期,梁振英接手的是「燙手山芋」,但他不懼艱險、危難、困擾,於政治、經濟、民生同時發力,得到中央政府和港人高度認可和充分支持。梁振英決定不競選連任後,反對派仍造謠生事,聲稱梁「有重大醜聞」、「中央不支持」,等等。
反對派在梁振英決定不競逐連任之後,即時拋出「換人換制度」的口號,暴露出反對派的終極圖謀,他們已直接把矛頭指向「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政治制度,執意推翻基本法所規定的香港現有政制,強求香港必須按照對他們有利的模式選舉特首,直至奪取香港管治權,進而改變國家的根本制度。
值得關注的是本月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反對派拿到了三百二十五個選委議席,其干擾特首選舉的籌碼大為增加,其「反中亂港」的氣焰更加膨脹。例如,反對派企圖把特首選舉變成骯髒政治交易。
其中交易之一,是「佔中」發起人戴耀廷竟然建議反對派選委與特首候選人進行「政治交易」,要求特首候選人承諾當選後,撤回政府對四名立法會議員涉嫌違法宣誓的司法覆核,以換取反對派選委的支持。戴耀廷明目張膽教唆特首候選人和選委搞不法「政治買賣」,破壞法治,極可能幹犯妨礙司法公正、藐視法庭、選舉舞弊等三宗罪。
戴耀廷身為選委和法律學者,一再知法犯法,不斷煽動挑戰法治、干擾公正選舉的行為,是香港近年法治不彰、亂象叢生的禍首之一,當局必須依法對其作出嚴正處置,不能再任由其逍遙法外,禍港殃民。
反對派的交易之二,是向有意競選特首的人士表示,如果「延續梁振英政策」,就不會得到反對派支持,企圖以終止梁振英的政策為條件,與未來特首候選人作交易,這是中央和港人絕不能接受的。
過去四年半,梁振英任內在建屋、扶貧、安老、環保、基建以及促進與內地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工作表現,是事實俱在與有目共睹的,再不喜歡梁振英的人也不會否認其任內這些方面的工作。而下一任特首之位不論誰屬,梁振英奠定的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與內地合作的施政方向,都是施政上的必由之路,不可能捨正途而弗由。
選委會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反對派更落力炒作特首選舉議題,企圖誤導選民和輿論,以便他們可以在特首選舉中「造王」。
反對派雖然取得逾四分之一選委議席,但仍須集中票源、一致行動,才能發揮最大政治影響力。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受訪時指,即使反對派取得三百多席,如果未能集中票源,對政局影響亦是有限。
其實,所謂「造王」說並非反對派的主流,這三百二十五張反對派選委票中,對於特首選舉至少有三種意見:一是利用手上選票「造王」,二是希望派出一個代表參選,三是要求所有反對派選委都投「白票」。
現在這三種意見在反對派內各有市場,而背後都各有支持者,所以反對派希望這三百二十五名選委統一投票,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更不要說三百多名選委,既有傳統反對派人士,也有激進派、本土派,誰也不服誰,所謂統一「造王」只是某些人的妄想而已。
更重要的是,不管反對派在選委會中多拿了多少席位,都不可能改變特首這一職位的基本條件、權責和要求。任何有意參選特首者,都必須知道反對派的「造王」支持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死亡之吻。
其次,參選特首資格必須愛國愛港,但一個與反對派作政治交易的參選者,是反對派顛覆選舉制度的幫兇,絕不可能得到中央接納。特首人選必須得到中央的認可和接受,這不僅是政治現實,也是國家和香港的利益所在。
按四標準四堅決選特首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行政長官選舉極其重要,在日益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下,香港需要選出一位能堅決貫徹中央決策、妥善應對各種問題、勇於承擔嚴峻挑戰、善於團結社會各界的特首。
要成為下一屆行政長官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四標準和四堅決:四個標準即愛國愛港、良好管治能力、港人接受,以及具備駕馭複雜形勢能力。四個堅決是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堅決維護基本法權威,堅決維護香港社會大局穩定和廣大市民福祉,堅決維護法治。
中央已提出選擇特首的四標準,反映出中央對香港形勢的準確把握,為香港特首選舉提供了明確而切實的指引。愛國愛港選委必須按照這四個標準認真履行職責,選賢與能,選出眾望所歸、立場堅定、能力卓著的新特首,帶領香港突破困局。
有意參選特首的愛國愛港人士,需高度重視中央對特首人選的全面要求,顧全大局,量力而行,不能硬闖「紅燈」。對此,愛國愛港選委要負好責、把好關,不負中央和港人所託。
摘自新一期《鏡報》雜誌,文章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