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改革是明年最大看點

時間:2016-12-26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定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本月中旬在北京舉行。總體來看,本次會議在堅持穩中有進的總基調前提下,對於改革給予了更多的重視。無論是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及擴圍、還是國企改革尤其是混改及產權保護制度的推進、改革的統籌及頂層設計與地方積極性的結合,其實都隱含着從改革布局到改革落地的安排。我們一直強調:從十八大到十九大是改革的整體布局期;十九大之後改革將真正進入落地期。因此,改革及其預期將成為2017年最大看點。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 李慧勇

  通過與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的對比,可以發現本次會議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這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六個方面:

  一、經濟形勢

  今年工作會議對經濟形勢的表述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但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部分地區困難增多」。

  與2015年會議內容相比,此次表述一方面明確經濟放緩,但仍穩。從GDP增速來看,預計2016年增長6.7%。確實較2015年略有下滑,但回落幅度不大,並且企業盈利有所改善。另一方面,突出了矛盾和問題。其中,內生動力不足應主要針對民間投資動力不強;金融風險積聚可能包含房地產、債券市場以及商品期貨市場的泡沫化傾向、匯率貶值壓力,以及殭屍企業問題等;地區分化應主要針對東北地區的投資和GDP增速回落,預計2017年在低基數效應以及政策扶持下,東北地區存在投資機會。

  二、政策基調

  我們總結的今年工作會議對政策基調的表述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其突出變化體現在:首先是將「促改革」置於第二位,其次是突出了供給側改革的主線地位。這也意味着,改革在2017年上升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主要任務

  本次工作會議部署的主要任務包括四個大的方面: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2015年會議相比,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具體內容有調整;新增了農業供給側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以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三大任務。

  1、深化供給側改革

  去產能方面,重點和變化在於:一是突出「處置殭屍企業;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標準」。這意味着2017年去產能將更有選擇性和針對性,而非「一刀切」。二是強調「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防止商品漲價導致去產能的反覆。三是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意味着去產能將擴圍,並強調市場和法治。

  去庫存方面,強調「分類調控,因城因地」,重點去三四線房地產庫存。意味着一二線收緊,三四線仍將激勵。除了鼓勵銷售,還將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來提高人口流入。

  去槓桿方面,2015年經濟工作會議雖作為主要任務,但具體闡述不多。因此,2016年工作會議對去槓桿做了更加具體的部署,意味着去槓桿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並突出了去企業槓桿、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規範政府舉債。

  降成本方面,強調了降低企業用能成本(2015年會議僅涉及電價),不僅限於電價;強調勞動力市場靈活性。

  補短板方面,2015年會議涉及的領域較多,而2016年會議則主要聚焦於扶貧。「要更有力、更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環節,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2、首提農業供給側改革

  農業供給側改革着力於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農村環境問題治理、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細化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深化農村產權制度和農地制度改革、嚴守耕地紅線等。其重點一是優化農產品供給,並通過收儲政策改革加速去庫存;二是價格逐步市場化,解決收儲等導致的價格虛高;三是農村和農地制度改革,與人的城鎮化協調推進,提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據我們分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途徑應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收儲政策改革,加速去庫存。2015年以來,臨儲制度的調整加速了玉米去庫存,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

  (2)加快生產要素集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所謂「結構性」改革,意在強化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生產者)」和科技農業、高效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變革方向,通過土地資源集中、農業科技水平提升來加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3)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市場化)。內地許多農產品產能過剩,卻由於收儲和托市政策等原因導致價格虛高。後期需要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政策,平衡農業生產者,農產品加工者/消費者及政府財政三方面的平衡,降低加工企業經營成本和農民負擔,並通過不同額度的補貼積極引導農業生產結構性改革;

  (4)農民解決增收問題。在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過程中,部分農產品價格可能出現下跌。多渠道的增加農民收入,具體實現方式包括鼓勵農業企業或經營主體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模式,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同時也積極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將產業鏈延伸至農業技術服務、物流、加工、養老、旅遊等領域。

  上述改革影響包括:首先,收儲機制的變革將延續;其次,轉基因政策的進一步開放或呼之欲出。考慮到審定周期的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相關政策將會開放(品種審定環節);其次,農產品價格將更為市場化;最後,生豬養殖環保整治力度不減,預計2017年豬價仍維持在高位。

  3、着力振興實體經濟

  強調「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創新驅動,建設法治化的市場營商環境」,實質還是在於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4、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本次會議一是研究建立房地產市場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中國樓市容易陷入一放就漲的局面,核心問題在於土地財政以及建設用地短缺。會議提出「要落實人地掛鈎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主要是加大人口流入地特別是熱點城市的土地供應。一方面有助於抑制房價,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緩解地產投資大幅下滑。二是抑制資產泡沫。主要是強化因地施策,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四、防範風險

  本次會議把防風險置於更加重要的位置。「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着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處置一批風險點可能包括:打破剛兌和處置殭屍企業、金融領域降槓桿、規範保險銀行券商資金運用等。完善監管的重點包括完善MPA管理、進一步規範理財以及一行三會聯合監管架構的完善。

  五、財政和貨幣政策

  本次會議提及,「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一方面,強調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結合規範政府債務的表述,預計積極財政將更加依賴於PPP。二是強調了積極財政兜底民生,如扶貧類民生領域。

  此外,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流動性由「合理充裕」變為「基本穩定」。2017年貨幣政策大幅寬鬆的可能不大。

  六、改革和開放

  改革的領域涉及較多,包括: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跨部門的統籌機制,既制定方案又推動落實;抓好重大改革頂層設計,也要充分調動地方和基層推動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國企改革是核心,改革的重點是混改,「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這七大領域需要重點關注。此外,還需關注發改委確定的「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和浙江省發改委」的「6+1」混改試點。

  加強產權保護制度,有助於提升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對於政策的穩定預期,提高民營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對開放的表述,主要是有重點地推動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而2015年會議的表述則比較具體。這意味着「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其現實背景可能有三個方面:一是特朗普以美國為中心的戰略收縮政策,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打開了空間;二是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加大了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迫切性;三是「一帶一路」戰略經過了前期的準備,將逐步取得實質性進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