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博士生追蹤胃癌基因 助研新標靶藥

時間:2016-12-21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李小寶(左)及陳鵬都因傑出研究,獲頒李嘉誠獎/大公報記者楊州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香港大學上周五舉行「傑出研究生頒獎典禮」,頒發六十六個獎項予不同範疇的傑出研究生,其中六人獲李嘉誠獎。有博士生研究胃癌基因及其治療方案,發現瀰漫型胃癌的腫瘤驅動基因之首「RHOA蛋白」,為標靶藥帶來新方向。亦有博士生研究消費者心理,探討產品擬人化對消費者及商家的關係與影響,為商戶提供啟示。

  胃癌成因複雜,主要成因為DNA(基因)突變,令基因功能失調、形成腫瘤驅動基因。由於DNA突變的驅動基因成因不同,不但使醫生難以對症下藥,更令藥廠難以研製有效的胃癌標靶藥物。

  病理學系博士畢業生李小寶,自2010年加入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講座教授(腸胃癌基因組學)梁雪兒團隊,花了四年時間研究胃癌,發現14%瀰漫型胃癌患者中帶RHOA基因突變,為新藥開發提供方向。

  李小寶表示,團隊對100名介乎30至80歲的本港胃癌患者進行腫瘤組織基因測序,有三分一是瀰漫型胃癌,其基因具侵略性且死亡率高。她指出,早期的胃癌多以手術方式切除,惟由於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往往發現時已是晚期,「藥物治療則只有一種標靶藥,但並不是任何胃癌均可使用」,故是次研究發現有助藥廠研發新型標靶藥,為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另一位獲「李嘉誠獎」的博士畢業生陳鵬,就產品擬人化進行深入探討及實驗,分別是消費者認知角度及動機角度。

  探討擬人化產品 擴新商機

  陳鵬認為,產品擬人化對備受社會排斥的消費者群體,「該範圍目前未有人展開相關研究」,故藉此為消費者及商家提供新啟示,其研究分別在英國、美國、中國內地及香港四地進行實驗,並以19至23歲組別作分析樣本,當中發現受排斥的實驗對象,約七成會選擇擬人化產品,以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反映擬人化產品對這類消費群體有一定作用。

  擬人化的定義為將非人類或非生命的物件賦予像人的外表、動作、表情、模仿人類的聲音或附加人類行為。陳鵬稱,人多以外表來評估他人,若消費者以外表評估產品,亦有助產品的營銷,「擬人化產品令受排斥的消費者尋覓歸屬感,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新朋友」。問及是否極之依賴擬人化產品獲得心理慰藉,他表示,受社會排斥的消費者一般並不會,除非極端程度,相關研究亦會展開。

  該研究的新啟示,如健康食品如何應對經常使用擬人化廣告的垃圾食品,及商家如何通過產品選擇,幫助感受到社會排斥的消費者等。陳鵬稱,不是所有產品需擬人化,若功能優秀,外表相對無需擬人化,「當然功能與外表兼備則更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