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克儉(右五)、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董事局主席林潤富(右四)等一眾嘉賓主持開幕儀式
由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舉辦的「香港資優教育峰會及展覽——STEM之政策與實踐」昨日開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致辭時表示,教學除知識與技能之外,亦需強調價值教育的重要性。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教授丁洪分享內地兩個鼓勵青年學習STEM及啟發思考非牟利組織(NGO),希望有助推動香港STEM發展。\大公報實習記者 董一秀
吳克儉在致辭中說道,培育和物色人力資本成為港府的重要任務,一方面提供多元化人才應付社會需要,同時也關注個體層面的發展和追求。他表示,要把「以學生為本」排在首位,推行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掘個人潛能。此外,為所有人提供教育是一個挑戰,政府亦難以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因此需要借助學校力量,協助教育工作的進行,盡力讓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需加強「軟技術」
吳克儉談到曾參與教育論壇探討教學內容,除了知識與技能之外,還需加強「軟技術」,香港將會重視對學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培養他們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他表示,STEM教育是許多香港資優學生獲取優質資源的方法之一,學生有機會在課堂甚至香港之外,參與STEM相關的教育活動。
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教授丁洪以「中國的科學教育參與度」為主題,分享了內地兩個科學與藝術NGO——未來論壇(Future Forum)和大理科學藝術中心。丁洪介紹,未來論壇(Future Forum)在中國由科學家及企業家成立,推出「科學很酷」的概念,來鼓勵更多的學生和青年關注、學習STEM。
丁洪形容,此論壇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被譽為內地諾貝爾獎,旨在為大中華地區年輕人樹立「科學英雄」典範,又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就是首屆大獎中生命科學獎的獲得者。他補充,未來論壇還有舉辦科學講座,向公眾推廣科技教育,目前已有超過一千萬人在網上觀看。他接着介紹雲南大理科學藝術中心,「大理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在山明水秀的環境舉辦活動和會議,希望能夠啟發思考,促成更多創新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