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更新對中國台灣地區關稅稅率為20%,台灣產業界多表態受衝擊嚴重。圖為8月1日,國民黨民意代表舉行記者會,要求民進黨當局交代談判具體細節。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31日公布,對中國台灣地區課徵的新「對等關稅」稅率為20%。相較4月初稅率32%,台灣新稅率有所下降,仍高出日本、韓國5個百分點,中國國民黨批評台當局「談判失敗」。
島內輿論指出,新稅率加上新台幣匯率急升造成的約12%損失,給台灣企業帶來32%的重大成本負擔,是嚴重的挫敗。台灣中小企業利潤率本來就比較低,關稅輸給日韓後,台灣經濟動能將全面熄火。
【大公報訊】綜合中新社、中通社、台媒報道:隨新關稅公布,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夜盤下跌240點,8月1日開盤後,再下跌超過520點;台股早盤下跌374.25點,失守5日和10日短期均線。
台稅率高於日韓的15% 競爭力大減
台灣產業界對20%新稅率深感失望,台灣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儘管稅率低於4月的32%,卻高於日本、韓國的15%,這對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將造成重大衝擊,「代表工商界呼籲,民進黨當局應盡快提出穩定經濟的有效政策」。
台灣工具零件工業同業公會表示,美國為台灣工具機第二大出口市場,此結果嚴重衝擊中階工具機與中小業者,恐引發市場流失。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出,新稅率加上新台幣匯率急升造成的約12%損失,給台灣企業帶來32%的重大成本負擔,是嚴重的挫敗;「民進黨當局缺乏明確戰略方向,業者只能摸黑作戰,產業失去信心,嚴重衝擊台灣競爭力」。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楊瓊瓔要求台行政主管機構就關稅問題進行專案報告。她表示,高關稅將使台灣在與日韓的產業競爭中陷入劣勢,政策方向不明確則將導致島內企業難以制定發展策略。當前,不少企業已暫緩投資、不敢布局,市場信心快速下滑。同時,民眾對食品安全及農產品相關問題的擔憂也持續升溫。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則示警,台灣中小企業利潤率低,關稅輸給日韓後,「賠錢生意沒法做」,企業可能關廠歇業、勞工失業,內需消費冷,外銷更冷,台灣經濟動能將全面熄火。
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過程中,民進黨當局未透露相關細節。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全台民眾都被蒙在鼓裏,民進黨當局搞黑箱、大內宣,現在「不比日韓差」、「從0%開始談」的謊言都被戳破,稅率降低台灣付出什麼代價,至今台灣民眾一無所知。
逾半台企營收料減10%至30%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1日上午在社交媒體表示,此稅率為「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稅率可望再調降。言論發布後,許多網友要求民進黨當局公開說明談判策略的制定過程、對美讓利的附加條件,以及是否存在犧牲全民健康、出賣農民未來、導致汽車等產業陷入困境等問題。
台灣專家分析,所謂「暫時性稅率」意味着如果台灣對美附加條件的接受程度提高,關稅或可小幅下調。反之,關稅可能不降反升。對此,不少網友表達了類似擔憂,留言稱「後面還有個半導體稅要準備公布,還有得罪受」「別談了,談一點就是退一點,到最後又被人踩進一點」。
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建立的「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小組」日前發布報告指,若稅率達20%,逾半企業預估營收將減少10%至30%,其中有26%認為將損失三成以上,規模5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所受衝擊最劇烈。
評估小組召集人管中閔指出,這類企業通常資本薄弱、客戶集中、議價能力有限,一旦遭遇外部貿易壓力,難以撐過長期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