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國證券報》引述PE(私募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人士透露,合夥企業跨境投資在備案和購匯環節遇到限制,這與外管局有關表態相呼應。外管局日前稱,將配合境外投資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查,打擊虛假對外投資行為,支持有能力和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直接投資。
《中國證券報》引述業內人士預計,內地叫停私募基金「借道換匯」將資金轉走,令跨境投資受阻,僅12月份,就可能有200億到400億美元(約1375億至2750億人民幣)潛在或在途的PE/VC跨境併購基金「停擺」,且可能要給境外賣家支付高價「分手費」。
業內人士透露,「分手費」通常為千分之一,這意味着,一個10億美元規模的項目一旦擱淺,「分手費」就要100萬美元。
對此,專家建議,對於部分符合「支持產業升級」目的PE/VC基金投資,可以優化現有跨境投資項目審核框架,採取差異化策略,這將有助於維護中國產業併購投資的海外形象。
外企稱派息受拖累
另據外媒昨日引述兩家知名商會表示,中國加緊控制資本外流加大了歐洲和美國企業將資金轉出中國的困難,其中一個組織稱,企業派息已因此受到影響。
美國商會表示,已知曉中國採取舉措進一步管理資本外流,擔心新的審批要求可能會給會員企業匯出資金能力帶來額外負擔。
2016年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已下跌約6%,創下八年多低位。外界愈來愈擔心資本外流正在加大人民幣匯率走低的壓力,在此之際,中國監管當局近幾周加緊了對外匯交易和資本外流的限制。
中國歐盟商會在聲明中稱,中國外匯管理局上周為銀行給出了窗口指導,通過收緊審批資本帳戶和派息的跨境匯款,「控制資本外流」。新規將影響500萬美元(約344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匯款,不論匯款是以人民幣還是外幣進行。歐盟商會還指出,不同銀行以及不同外管局地方部門對新指引的解釋不同,有些地區甚至把門檻設在100萬美元的低水平。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吉莫曼表示,將繼續關注情況進展,並從外管局尋求有關步驟和程序的澄清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