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從來是聽其言,觀其行。中央今次出招,卻並不多言,如斯重大的一步,出奇地低調。因此由「幫港出聲」最早傳出消息,中央決定為回鄉證「開綠燈」。最初「泛民」亦半信半疑,直至特區政府證實,中央由即日起放寬「泛民」申領回鄉證的限制,才水落石出。其實當中的政治寓意極深,一切都由中央重手打「港獨」說起,也是香港政治發展的新情況。
不過大部分「泛民」都一直自我設限,根本不明白政治互動的真義。中央部署與「泛民」接觸已多時,一早評估形勢,等待合適時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今年五月來港視察,與立法會議員會面時,「泛民」議員要求重新發還回鄉證,如今問題終於解決,並非突如其來。
多年無回鄉證的「泛民」人士,一直與中央對立。他們大多是支聯會領導及核心人物,今年支聯會的維園集會受到「港獨」及本土「自決」派的衝擊及杯葛。今年立法會選舉,支聯會核心的「泛民」人士或退下火線,或落敗失掉議席,只剩下支聯會較外圍及低調的街工梁耀忠。物是人非,政局變幻,按照「敵我矛盾」分析香港政局,中央的頭號敵人並非支聯會,亦非傳統「泛民」,而是正在滋長蔓延的「港獨」勢力及「自決」派。
發還回鄉證與嚴懲「港獨」是雙生兒。中央正在嘉許網上議政平台「幫港出聲」打了一場漂亮的民意戰,團結了香港社會以至全球華人痛斥「港獨」鬧劇,更同時展示中央對香港其他「泛民」人士的包容。只要以大局為重,求同存異,在維護國家主權、「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大前提下,萬事可商量。
今次移走回鄉證這塊絆腳石,前提是雙方在反「港獨」上立場一致。今次中央出手,主動釋出善意,消弭與「泛民」二十多年的政治嫌隙,主動打開對話之門,但不等於「吹和風」或「大和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期望三朝兩日就可回復正常溝通重建互信是痴人說夢。
要理解今次中央主動解開死結的心意,必須從政治高處,以及歷史眼光看待中央的整個部署。一如所料,中央發還回鄉證,「泛民」回應普遍甚為冷淡,只有少數溫和「泛民」正面回應。事實上,只有極少數溫和「泛民」回歸理性,看清政治現實及局限。「泛民」一直被謝絕到內地走走看看,未能親身目睹內地社會過去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只能在新聞中看到一鱗半爪,一直瞎子摸象,對國情發展以訛傳訛。大部分「泛民」仍停留在對抗鬥爭的心態,未能以事論事,自以為倡議本土「自決」並非「港獨」,更以此挑戰中央紅線,其實注定是徒勞無功。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