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應防患未然避免市場大波動

時間:2016-11-25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沈建光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高速發展過程中,嚴格區分情況把握速度是非常必要的

  【大公報訊】黑天鵝事件對國際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防患於未然避免引起市場大起大落,成為了人民幣加速國際化的道路上的重點防禦問題。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強調,限速的同時市場參與者和監管者還需將目光放遠,減少炒作性問題,從而看清市場提前預警風險。

  她續稱,中國的主要問題出現在「不幹主業幹副業,不幹事業幹投資,不幹貿易幹對沖」。外匯儲備的減少除了居民購匯以外,更大的因素在於企業創匯的減少。她指出,中國在90年代外匯儲備從200億美元,最後增長至4萬億,其原因歸結於中國貿易年度增長40%所作出的貢獻。而今中國貿易增長下降至負6%至8%,外匯儲備減少亦是必然。

  此外,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強調,近年來內地在引進資本方面做的比較完善,例如「深港通」的即將開通等。資本外流方面,朱海斌稱,2016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超2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800億元),比2015年增長一倍。併購時所支付的成本高於往年,且部分併購不存在有實體經濟的支持。

  「人民幣國際化高速發展過程中,嚴格區分情況把握速度是非常必要的。」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談論相關問題時這樣認為。他表示,在控制資金外流的同時,實體經濟對外直接投資領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影響了企業海外併購和研發基地建設的進展,長遠來講不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