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行政長官競選的立場和視角/周八駿

時間:2016-11-24 03:18:39來源:大公網

  當前,香港政界和媒體聚焦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意見紛紜,消息滿天。歸納起來,大體反映兩點:一是立場,二是視角。

  立場又分兩方面,一是基本政治立場,二是特定政治利益。

  關於基本政治立場,眾所周知,一邊是反對派,一邊是建制派。前者又有傳統「泛民主派」和冒起於「佔中」的「本土激進分離勢力」兩部分。弔詭的是,後者的「本土自決」和「港獨」主張,對前者形成難以抵擋的牽引力;而前者仍能主導反對派在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以及決定是否派代表競逐第五任行政長官。

  建制派的共同政治立場

  相比較,建制派在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中面臨空前嚴峻的考驗。第四任行政長官出乎意料的激烈競爭,給建制派留下的傷痕迄未痊愈,而今更多建制派重要人士或者摩拳擦掌或者秣馬厲兵,欲問鼎第五任行政長官。能否爭取第五任行政長官選委會盡可能多的席位?具體而言,能否挫敗反對派控制選委會四分之一席位的圖謀?能否協商產生建制派代表來與反對派代表角逐第五任行政長官?能否確保愛國愛港人士當選第五任行政長官,並盡量減輕行政長官競選對建制派團結的衝擊?這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問題,必須在今年第四季得到盡可能妥當的解決。

  為什麼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對建制派的考驗甚於對反對派的挑戰?因為,反對派尚不具備奪取行政長官寶座的條件,而建制派內部卻呈現政治利益分歧,如果不能妥當處理行政長官選委會和行政長官候選人問題,則不僅會削弱第五任行政長官權威,而且會加劇建制派分化甚至局部分裂。

  有一句名言:「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建制派不同政治團體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界別、群體的利益,同時,他們的領導人和重要骨幹又有自己的政治利益,這一切是現代政治尋常現象。問題在於,面對「本土自決」和「港獨」牽引反對派陣營、欲徹底破壞「一國兩制」,建制派不同政治團體及其領導人和重要骨幹必須做出歷史性抉擇:能否以「一國兩制」命運和前途為共同的最高利益?

  從政、組織政治團體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個人謀生的途徑?是個人榮宗耀祖的平台?參選行政長官的動機是什麼?是代表所屬政治派別甚或某種外部勢力奪取香港管治權?是個人職業生涯或政治生涯登頂?這一系列問題,香港所有政治團體、尤其領袖人物都不能迴避;建制派政治團體、領袖人物,更是務必自覺反省。

  最近,自由黨新領導層明確表示將堅定維護建制派共同政治立場;而另一個建制派政治團體一位領袖人物卻因其個人某項政治意願未遂而生怨懟。可見,建制派需要加強思想建設。

  三種觀察思考的錯誤視角

  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之所以莫衷一是,除了政治團體、政治人物和媒體、評論員的立場的因素,還有他們觀察形勢和思考問題的視角因素。關於後者,至今有三種錯誤表現。

  第一種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宋朝大詩人蘇軾的千古名篇《題西林壁》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兩句道破了認識論的一個真理。描述這一真理的,至少還有另兩個著名的詞句。一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一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最近,有些人或者為他們的領袖人物鼓吹政績,或者為他們自己鼓吹政績,都不約而同地犯下「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錯誤。我曾經勸其中一位朋友,跳出「廬山」,客觀冷靜地審視形勢。

  第二種是「瞎子摸象」。這一種錯誤常見於對中央意圖的揣測。譬如,最近一位朋友告訴我,某人稱中央已鎖定某某為下任行政長官,鑒於放風者的身份特殊,那位朋友信以為真。香港政界和媒體不乏這一類「放風」和「收風」的活動,有時是可靠的,但更多時候不啻「瞎子摸象」。香港政治形勢急速變化,政局十分複雜,「內幕消息」固然需要,但「內幕消息」似幻似真,不如全面細緻地觀察和深入系統地分析。

  第三種是「刻舟求劍」。「刻舟求劍」是《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記載的一個成語典故,說的是戰國時期楚國有人坐船渡江,船至江心,不小心隨身攜帶的寶劍掉入江中。於是,他立即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刻一個記號。船靠岸後,他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欲撈取掉落的寶劍,卻未能如願。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早已沉入水底不動,怎麼可能撈到?」

  這一成語的本意是說治國不能守舊。而今,香港不少人以過往行政長官競選經驗來推測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同樣犯「刻舟求劍」的錯誤。譬如,有人以第四任行政長官參選人在二○一一年十月初辭職為成例,以為第五任行政長官參選人也應當在二○一六年十月向公眾告白。政治形勢在變,因應之道也必須變。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