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七日談(海外篇)/用魔法打敗魔法\吳 捷

時間:2025-11-09 05:01:47來源:大公报

  圖:美國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內觀眾參觀藏品。/中新社

  特大喜訊:我成功戒掉了手機癮!

  不久前去眼科例行檢查,告訴醫生,近來眼睛乾澀症狀明顯好轉,因為不再成天盯着電腦和手機屏幕了。他好奇:「怎麼做到的?」我一握拳:「鋼鐵般的意志。」回家一想,感覺不對。戒掉手機癮,我固然久有凌雲志,而且說難也不難,就像很多煙民戒煙一樣,之前我已戒過幾十次了:嘗試用多個「數碼排毒」App將手機鎖定或屏蔽特定網站,把路由器關掉並藏起來,請家人監督等等。然而,一旦累了、閒了、無聊了,自然而然就去尋找手機;或者工作完成,就解禁社交媒體以犒勞自己:「呀,茸茸的小黃鴨打瞌睡,好可愛!」半小時、一小時由此流逝無痕。所以從前的戒癮努力,皆以史詩級潰敗告終。說自己有鋼鐵意志,實在是吹牛吹大了。

  手機、碳酸飲料之類,戒之難,在於它們都能給人即時獎勵,比如快樂、舒服、放鬆的感覺。刷屏點讚,氣泡捲着恰到好處的甜味,解鎖多巴胺,快感直衝腦門。一百年前,inspiration(靈感)的中譯曾是「煙士披里純」。林語堂甚至認為,作文精力美滿、意到神飛,談話辯才無礙、機鋒頻發,「非吸煙不能辦到」。一旦戒煙,他舉親身經歷為證,頓時嗒然若喪,槁木死灰。我等戒網數十次者,讀此當心有戚戚。人之天性是追求快感,進而形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同時,耽於煙草和網絡的長期危害,一時卻並不顯著。譬如,不至於吸煙三天就患晚期肺癌,或刷幾小時手機而立刻變笨(認知、思辨能力降低),於是戒之愈難。

  但不必自責。現代心理學、行為科學,可以幫助我們在進化長河中了解「人」這一物種的莫名其妙。《Willpower》、《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類科普著作都說,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理智的動物,原始天性一直在影響現代人的判斷和決策。當然,這一情形並不能以「好」或「壞」來簡單界定,不過它確實說明,想做成一件事,僅憑「鋼鐵意志」沿路除妖降魔,基本不太可能。

  好了,現在公布我戒掉手機癮的秘訣:用魔法打敗魔法。老子曰:「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必須給自己幾個立竿見影、長期有益(至少無害)的好處,取代多巴胺。首先,直接把家中無線網絡服務取消,每月立省不少錢財。誰都跟錢沒仇,蚊子肉也是肉,對吧?而且,三四天之後,確實感到乾眼症狀好轉,對眼睛健康的擔憂亦隨之減輕。更需準備好放鬆、娛樂的其他方式:找出收音機,調到古典音樂台;把幾本愛讀之書包括漫畫放在書桌上,以便隨手翻閱,《唐詩三百首》、《古文選讀》也拿出來背誦溫習;去圖書館時,會順便下載幾期新發布的播客(Podcast),回家慢慢聽。如此,深度閱讀的時間明顯增加,以耳代眼學習、休閒的機會也多了。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進步是扎扎實實、可見可感的,整個人也從浮躁和無聊變得安靜和放鬆了。這也是佛家「戒定慧」三步的日常修煉:自律,從而形成明鏡止水般的心靈,進而通向智慧。

  當然,我的手機每月還保留有限流量以應急,可簡單查看天氣、工作郵件,如此足矣。若需工作,大學圖書館步行五分鐘可至。越不盯着手機,也就越沒有追逐時事新聞和碎片信息的慾望,因為生活並未因遠離網絡和手機而缺失什麼。本來嘛,就沒有那麼多值得關注的事情。畢竟,別忘了,我不是總統,幾乎沒有十萬火急、必須當場處理之事,即便有,也輪不到我這種小嘍囉級別的去收拾。屏蔽網絡後,我更加專注於現實世界,更關心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了。

  或曰:你這不是典型的「兩耳不聞」麼?呵呵,我原本連自己都管不住,遠在天邊的種種,我更無能為力。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不過「兩耳不聞」並非逃避責任。作為教師,我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是近在眼前的學生。世界太大,太抽象,我只願幫助並影響身邊的人,一個個實實在在、求知若渴的人。

  從前讀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系列,丁丁的寵物狗「雪球」做壞事(通常是嘴饞,想偷酒喝)之前,頭頂總會浮現兩隻狗。一隻身負雙翼如天使,規勸牠「不要飲酒呀,酒會使狗墮落」;另一隻如魔鬼,全身火紅,尾尖似三叉戟,慫慂牠「酒味甘美又暖心,去嘗嘗也無妨」。而「雪球」總是禁不住魔鬼狗的誘惑,害得天使狗哭着離去,自己酒後誤事也悔恨不已。人類也相似。人腦中負責情緒和直覺的部分,源自非洲古猿時期甚至更早時形成的原始大腦。而人類在短短數百年間為適應現代社會而發展出的理性腦回路,就常與這個只懂得當下生存和繁衍的原始大腦衝突。比方說,發現食物,是你爭我搶吃個死飽(短視),還是貯藏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長遠規劃)?理性和意志未必總會勝出。即以煙草和手機而論,很多人明知其害而戒不掉,因為煙和手機帶來的快感,滿足了原始大腦的許多需求。

  不過,兩種大腦並不像「雪球」腦中的天使狗和魔鬼狗一般正邪對立。在《國富論》之前,亞當.斯密寫過一本《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認為明智的行動應基於理智與情感的調和。我能一下子把手機戒了,正因不但立志執行,還通過獲得立竿見影的利益(省錢、養眼、讀書多),照顧了原始大腦裏的天性和情緒,而不是跟它擰巴糾結。所謂用魔法打敗魔法,其實只是理解人類天性,順性而為罷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