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大選落幕財赤問題待解

時間:2016-11-09 03:16:19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認為,長期來看,不排除美國經濟再度衰退、貨幣再度寬鬆的可能性\美聯社

  美國大選迎來投票日,不管希拉里還是特朗普當選,都將面臨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美國經濟。那麼,本次大選揭示了美國經濟的哪些問題?如果希拉里/特朗普當選,他們的政策又會帶領美國走向何方?我們將一一分析。\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 姜 超

  美歐經濟政策過去以貨幣驅動,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配合一直是經濟政策的核心問題。金融危機後,主要發達國家的政策可總結為「貨幣政策驅動、財政政策為輔」。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25%低位長達七年之久,而財政赤字率從2008年的9.8%下降到2015年的2.5%;歐央行實行負利率已達兩年半,而財政赤字率從2009年的6.7%下降至2015年的2.4%。財政受到經濟增速和政府收入的制約偏向被動,如美國財政赤字率一般滯後經濟增長兩年左右。

  財政政策回歸:偏溫和VS偏激進

  本輪大選後,積極財政政策或將回歸。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時,會優先考慮本國的通脹和就業情況。美國已基本達到自然失業率,而今年以來核心CPI持續高於2%,對通脹和資產泡沫的擔憂使得聯儲近期加息的概率不斷上升。但另一方面,本輪經濟復甦已持續九十個月,超過以往復甦期的平均時長,而復甦動能依然十分脆弱。因此,財政政策的重要性或將提高。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估算,未來美國經濟即使企穩,財政赤字率也將有所擴大。

  從目前來看,如果特朗普的主張實現,則財政赤字將顯著擴大。特朗普聲稱的減稅計劃,堪稱里根以來美國最激進的減稅計劃,企業稅的降幅更是前所未有。根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US tax policy center)的估算,特朗普的計劃將導致未來十年內接近10萬億美元的減收,而美國政府2015年稅收收入也只有3.3萬億美元,如此大的減收幅度令人懷疑。支出方面,特朗普提出了比希拉里更為宏大的基建計劃,因此不得不大幅縮減民生和軍事外交支出,但傳統上共和黨對於軍工和國防開支的支持將使其左支右絀。長期來看,儘管特朗普譴責美國政府債台高築,但其實際計劃或將使美國政府債務率再創新高,增加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對經濟的影響:蕭規曹隨VS短升長降

  而如果希拉里的財政主張成為現實,對財政赤字的影響偏中性。根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的估算,希拉里的稅收計劃將導致未來十年內1.1萬億美元的增收,相對比較溫和。但同時希拉里將加大對於基建、醫療等方面的支出。綜合來看,希拉里的財政主張偏中性,但在財政歸位的政策環境下,實現其丈夫克林頓時期政府債務率顯著下降的可能性較小。

  1980年以來,美國稅收政策經歷了三次較大的轉向,大致體現了兩黨更替的政治主張。

  個人所得稅方面,第一次是里根時期,主要是1981、1986年兩次大幅降低高收入人群稅率,小幅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稅率。第二次是1990年老布什和1993年克林頓時期,大幅提高高收入人群稅率。第三次是小布什時期,2001、2003年連續降低各階層收入人群稅率。特朗普和希拉里的政策延續了共和黨主張減稅、民主黨主張加稅的傳統。

  企業稅方面,1986年改革法案大幅降低企業稅,而1993年改革法案則小幅提升了企業稅。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通脹因素影響,企業實際平均稅率是在緩慢下行的。

  赤字率影響居民短期通脹預期,但對長期預期影響不明顯。理論上,減稅促進居民消費,從而提升居民信心和通脹預期。歷史上除1990、2000年兩次石油危機對通脹預期產生較大衝擊外,財政赤字率與居民短期通脹預期有一定正相關。但長期通脹預期與財政赤字率幾乎無關,相反美國80年代以來唯一的加稅周期(克林頓時期),卻是經濟增長最為平穩、政府財政也最為平衡的時代。

  激進的財政政策或令經濟短升長降、貨幣短緊長鬆。如果希拉里當選,那麼除財政方面稍偏積極外,經濟政策總體上將蕭規曹隨,可以認為美國經濟短期內仍處於微弱復甦態勢。從近期數據來看,三季度美國經濟雖有小幅復甦,但主要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提升帶來的補庫存和出口的短期改善,持續性存疑;而本輪復甦周期已達九十個月,超過歷史上復甦周期的平均長度。因此,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的復甦有接近尾聲的可能。

  如果特朗普的政策得以實施,則短期內投資、消費或將得到提升,財政刺激和貿易替代將推升通脹,未來兩年美聯儲加息的風險提高。但對經濟本身來說,積極的財政政策並非萬能,其長期效果至今仍存在爭議。由於美國政府債務率已今非昔比,持續赤字或制約經濟刺激;短期通脹壓力將促使聯儲加息,而特朗普本人對於貨幣政策的矛盾態度也加劇了流動性風險;其他保守主義政策又不利於經濟長期發展。長期來看,不排除經濟再度衰退、貨幣再度寬鬆的可能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