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人大釋法撥亂反正 「港獨」圖謀必定落空\陳光南

時間:2016-11-08 03:15:49來源:大公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釋法,是結束香港立法會亂局、維護七百萬港人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必要之舉。人大常委會釋法,體現了憲法和基本法的權威,讓基本法正確落實執行。憲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了人大常委會行使的職權,其中第(四)款是「解釋法律」。基本法158條也規定:「本法的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很明顯,國家憲法和基本法早已賦予人大常委會釋法的權力。別有用心的人反對人大釋法,是否有人想以下犯上,剝奪中央應有的權力呢?

  「港獨」分子在「佔中」之後魚目混珠,混進了立法會候任議員的隊伍,已經反常,「港獨」分子在莊嚴的宣誓效忠的儀式上,宣揚「港獨」,侮辱國家,表示不能效忠。

  中央有主動釋法權力

  人大常委會主動進行釋法,可以說是為勢所迫,是撥亂反正。人大常委會非釋法不可。若對「港獨」聽之任之,等於是自毀長城,港獨必定逐步升級,為禍嚴重。如此,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涉及的建制內部行政、立法、司法領域的三種權力人物,今後都可以援引這一個先例,紛紛作反,香港將會大亂。如果惡化到了要採取強力措施,國家會遭受損失,香港更加是元氣大傷,七百萬港人都要負上沉重的代價。

  在法院作出判決之前,人大常委會釋法,將會幫助法院更好地正確理解基本法一百零四條,及時地作出更佳精準的判決,處理好今後陸續而來的有關基本法一百零四條的司法覆核案件。對於立法會議員的參選條件,宣誓的程序和具體內容,怎樣才算是莊重和真誠,什麼情況下必須取消其資格,如何處理其待遇問題,都作出了細緻的指引。根據基本法一零四條監誓人的代表性是什麼,其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權力是什麼,都列得一清二楚。對於所謂「給予第二次宣誓的機會」,人大常委會的釋法,說明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句話,搞「港獨」的人,沒有資格參選,更沒有資格擔任立法會議員。如果立法會議員候任人宣誓以後,再在立法會宣揚「港獨」,違反誓言,就要受法律制裁。

  人大釋法,也提起到了過去的立法會處理重新宣誓問題,指出過去立法會的處理有問題,未能保證候任人真誠、莊嚴宣誓,而利用宣誓平台從事違反基本法的活動,一直沒有得到依法處理。現在,經過釋法之後,監誓人的職權明朗得多了,監誓人只有依照基本法進行裁決,並沒有彈性的裁決權,更不可以借「聘請法律顧問」的方式,擴大其解釋權,作出違反第一百零四條的裁決。

  人大釋法說明,「港獨」危害到國家的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危害到香港的繁榮穩定。這並非幾個年輕人就搞得出來的,這是反對派從回歸以前一直積累下來,反對國家恢復行使主權,反對基本法的嚴重結果。

  反對派的代表人物李柱銘,在英國管治的時期,比英國人還要英國人。他們心裏面,一直想好像英國其他的殖民地那樣,將香港從中國版圖中獨立出來,但是懾於國家的強大實力,他們採取了「隱性港獨」的策略,利用它們的法律專業,千方百計閹割歪曲基本法,然後製造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基本法的行動。大規模地犯法亂港,欺騙大批年輕人落水,為他們當炮灰,搞了「佔領中環」。由於基本法的條文例如二十三條,未有得到落實,反對派就在「佔中」的基礎上,利用「雷動計劃」,操控立法會選舉,把傘兵部隊轉化為主張「港獨」的候選人,全力護航,把「港獨」分子送進了立法會。

  宣誓效忠要真心忠誠

  宣誓風波說明了「港獨」勢力盤根錯節,明火執仗要分裂國家,危害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反對派躲在背後,全力支援,煽風點火,製造所謂基本法一五八條,只允許終審法院有權提出解釋基本法,不允許人大主動釋法的謬論,彷彿終審法院不提出釋法,人大常委會什麼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也沒有。

  這完全是一個騙局和陷阱。這說明了他們企圖把終審法院當成上級,把人大常委會變成了下級,顛倒了授權者和被授權者的關係,顛倒了人大常委會是上級,終審法院是下級的關係。這是企圖瓦解國家主權和中央的權力,其奪權的野心,路人皆見。若果讓宣誓的官司,經過漫長的所謂司法訴訟階段,反對派則在立法會採用突襲形式,安排「港獨」分子奪權就成功了,香港就會陷入了漫長的動亂時期。

  反對派和李柱銘平時裝模作樣說「尊重法庭判決、維護法治」,到了宣誓的官司,他們就公開挑戰終審法院關於人大常委會有權主動釋法的判詞,公然說終審法院錯了。到了關鍵的時刻,他們就露出了全面踐踏法治的原來面目。人大常委會釋法,粉碎了他們的陰謀詭計。「港獨」分子及其後台有兩個意圖:第一步:製造輿論說,能否再度宣誓,這是立法會內部的問題,試圖讓游梁正式擔任立法會議員。作為第二步,還有一批反對派的議員,實際上全力為「港獨」分子護航,而且企圖利用「議員在立法會上的發言不受法律追究」,將立法會變質。

  人大常委會及時釋法,讓外國勢力和不承認國家主權的「港獨」勢力陰謀都破產了,這是香港形勢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