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球爆發小債災/大衛

時間:2016-11-01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有跡象顯示全球央行轉向加大擴張性財政政策力度,增加發債與公共開支,令人憂心全球主權債務危機加劇,圖為日本央行

  十月為傳統冧市月,環球股市總算有驚無險,跌幅僅在一兩個巴仙而已,但大冧市卻應現在債市身上,全球經歷了一場小債災,主權債息紛創英國脫歐以來新高,債價平均急跌百分之三,為近六年最大單月跌幅,恐怕全球債市噩夢才剛剛開始。

  由於十月初相繼出現黃金與英鎊「閃跌」的驚嚇場面,重創金融市場投資信心,大大影響市場氣氛,加上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元匯價走強,資金紛從股債市場大舉撤退,幸好瀕臨懸崖邊緣的美國股市,在總統大選前,似乎有一隻無形之手力托,道指一萬八千點大關暫時幸好不失,令環球股市十月跌幅只有百分之一點八,有驚無險。

  發債創新高拖冧債市

  不過,環球債市卻行衰運,上演一場小債災,反映全球債市表現的指數,在十月重挫百分之三,為近六年來最大單月跌幅,如美國三十年債價跌幅更達百分之三點二,可以小債災來形容。

  事實上,環球主權債價急跌之下,債息大幅抽高,紛紛創出英國脫歐後的新高,如美國十年國債息由一點三五七厘年內低位急升至一點八六厘,而德國十年國債息亦由負零點一八九厘低位上升至零點一六厘,債息升幅如此急勁,可見,資金出逃的程度甚為猛烈。

  近月全球債市出現不尋常拋售壓力,若說是美國經濟好轉,顯然甚為牽強。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長百分之二點九,並非想像般理想,主要動力竟然是出口上升以及庫存增加,而一向驅動經濟增長的消費支出,在第三季增幅只有百分之二點一,較第二季的百分之四點三大幅度放緩,美國經濟實在好極有限。

  市值蒸發三萬億美元

  其實,環球債市冧市元兇與今年全球發債量不斷創新高有關。發達國央行正面對寬鬆貨幣政策作用失效以及不良副作用所困擾,君不見歐日央行未有進一步加碼量寬,為引致環球債市逆轉向下之主要因由之一。

  與此同時,更多國家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力度提振經濟,即增加發債量,例如沙特發售一百七十五億美元三十年國債,結果今年全球長債發售規模已超逾七千億美元,在供應大增而需求未見同步增加,環球債市焉有不跌之理?

  負息主權債高峰期市值接近十三萬億美元,現時已降至十萬億美元,短時間內蒸發了三萬億美元!可知小債災殺傷力不輕,機構性投資損失慘重。

  債市噩夢才剛剛開始

  值得注視的是,近年全球資金大氾濫,投資者一窩蜂追逐,造成整個債市價格嚴重高估,現時債價回落、債息抽高,反映投資者意識到當前債市非常高危,逐步從債市撤走資金,這與經濟好壞關係不大。

  環球債市噩夢才剛剛開始,有跡象顯示全球央行轉向加大擴張性財政政策力度,增加發債與公共開支,令人憂心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原因全球公共債務上升速度過快,佔GDP比重高達百分之八十五,加劇全球主權債務危機。

  美國國債規模已上升至破紀錄的十九萬七千九百億美元,佔GDP比重上升至百分之一百十一,這與葡萄牙國債佔GDP比重百分之一百二十九進一步拉近,難怪近期大債主紛紛拋售手上的美國國債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