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北水成樓市新動力/陳坤興

時間:2016-11-01 03:15:36來源:大公網

  筆者於半年前曾撰文,論及美匯指數與本港樓市走向的變化。隨着美國年底加息預期逐漸升溫,近日美匯指數顯著上升,市場亦預期美匯上升下,對香港股市、樓市都增添壓力。但與此同時,人民幣貶值幅度有所擴大,帶動資金流入本港樓市避險,「一加一減」下,令港樓市變得好淡增持。

  執筆一刻,美匯指數曾一度突破99點,升至過去九個月以來的高位,加上美聯儲「很大機會」會於年底12月份的會議再度加息,美匯指數勢必重上100點的關口,港股沽壓增加,近日恒指跌幅亦稍為擴大。

  正如筆者過去的分析,在強美元環境下,香港樓市已進入新格局。根據過去圖表走勢來分析,美匯指數及香港樓市的走勢來比對,基本上成反比走向,美匯向上,香港樓價就輾轉回落;相反美匯下跌之際,香港樓市會呈上升軌。

  另從數據來看,美匯的走勢通常會走先一至兩年,美匯指數早於2014年已顯著回升,而過去本港樓價已反覆偏遠,隨着近月美匯升幅漸趨明顯,本地樓價會否再度回落。

  不過相信大家亦留意到,人民幣於10月份正式入籃,加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SDR(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內,但入籃後人幣匯率不升反跌,早前每百港元兌人民幣曾一度突破87關口。及後更有券商預期,未來兩年人民幣將持續貶值,更有機會令港元兌人民幣重返一算水平,即每百港元可兌一百元人民幣。

  內地買家比例仍低

  人民幣持續呈現弱勢下,不少內地投資者便需要為資金尋出路,港樓便成為內地人對沖貨幣貶值的主要工具。在避險情緒下,過去一個月內地人來港買樓的比例明顯增加,根據稅務局提供資料,最新9月份涉及買家印花稅(BSD)共250宗,較8月份的186宗急增35%,創自去年6月份以來的十五個月新高。數字反映上月非本地買家(相信主要是內地買家)的入市個案顯著增加,不過以近月平均每月住宅買賣達7000至8000宗來計算,現時非本地買家只佔市場相當細(約3%)的份額。

  總括而言,強美元難免令本港樓市受壓,不過同時間,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內地買家增加,為樓市帶來新購買力。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本港樓市仍然好淡增持,相信短期內樓價仍然偏向平穩發展,對於本地用家來說,可按本身的能力及需要適時入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