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本港打工仔未能分享經濟增長成果

時間:2016-10-31 23:24:10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0月31日訊(記者郭艷媚)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選取2004年作為基準年,參照政府統計處的資料發現,自2004年至2015年,恒生指數升幅高達99%,失業率亦回落至3.3%,但打工仔的名義工資指數自2004年沙士後只有45.7%的升幅,扣除通脹後,實質工資指數根本無升過。

  工聯職訓就業委再在全港行業選出8個選定行業分析,當中4個行業,包括「製造」、「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運輸」和「金融及保險活動」,以「運輸」的打工仔實質工資跌幅最大,為9.4%,其次為「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跌幅6.1%,「製造」和「金融及保險活動」則分別錄得4.6%和1.4%的跌幅,4個行業的就業人數在2015年共有1,498,900,佔全港3,505,500就業人數的42.8%,可見全港超過四成打工仔的薪金11年間竟然愈做愈賤,跌破「沙士價」。另外,「住宿及膳食服務活動」及「地產租賃及保養管理」只有1.2%及4.7%的升幅,「專業及商業服務」及「個人服務」相對有顯著升幅,分別為18.9%和23.9%。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