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經濟發展 隱現五大新矛盾

時間:2016-10-28 03:16:20來源:大公網

  圖: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地產相關消費如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傢具、建築及裝修材料消費同比增速接近或超一成\中新社

  中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已經交出,在前期保增長政策的支持下,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大幅反彈的帶動下,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明顯企穩的態勢,考慮到微觀經濟指標,如發電量、汽車銷售、重卡車銷售、工業企業利潤等數據,三季度經濟改善明顯,今年保增長壓力已然減少。\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然而,不得不擔心的是,當前經濟運行似乎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不少方面與年初「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有所背離,值得引起警惕。

  矛盾一:樓市調控與穩增長

  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為6.7%,與前兩季持平。三大需求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1%,較去年同期提高13.3%,固定資產形成和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8%和負7.8%。消費是經濟的主要支持,與汽車銷售回暖、傢具、建築及裝潢材料等房地產相關消費增加密切相關。今年前九個月,房地產相關消費如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傢具、建築及裝修材料消費同比增速接近或超過10%。

  展望未來,數據改善後,前景預判存在分歧,即房地產政策調整對經濟影響如何?畢竟房地產關聯着消費、投資與地方政府收入,是今年經濟反彈的重要支持,對前三季度GDP貢獻達8%,一旦出現反轉,財政空間會受到制約,僅靠基建能否支撐明年經濟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矛盾二:新增貸款與去槓桿

  今年九月份新增貸款超出預期,達到1.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歷史同期單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最高紀錄。中長期貸款增長1.02萬億元中,居民中長期貸款高達5741億元,主要投入房地產市場;企業中長期貸款也大幅提升至4466億元,反映了基建刺激政策效果的顯現。而房地產市場火爆與加槓桿相伴,當前房企整體負債率已達76.9%,各類理財產品繞道進入房地產市場更進一步推升了居民與房地產企業槓桿率。

  筆者曾撰文擔心,「三去一降一補」是平衡穩增長與調結構的理想願景,在實踐過程中,2016年保增長的壓力會讓去槓桿難以推進,這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中得到了證實。

  矛盾三:資產價格與匯率走勢

  從傳統國際收支及購買力平價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例如,今年前九個月中國貿易順差為3964億美元,其中,上月出口雖同比增速有所下降,美元計價下降10.0%,但很大程度上是全球需求疲軟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所致。

  實際上,過去五年中國在全球的出口份額仍是上升的。同時,美元計價進口同比下降1.9%,雖弱於預期,但與同期人民幣貶值密切相關,人民幣計價的進口額同比上升2.2%。

  但從金融因素來看,預期今年十二月份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資產價格的高企,都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承壓。在政策應對方面,面對海外經濟、金融的波動,中國自身可以主動出招的措施實則有限,一定程度的資本管制仍在短期政策工具箱中。國內方面,注重防範資產泡沫,避免樓市、匯市、債市、股市風險交叉感染,是當下穩定金融市場以及人民幣匯率的當務之急。

  矛盾四:CPI、房價與通脹預期

  九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升1.9%,受天氣因素影響變動幅度較大的食品價格對CPI的上升推動明顯,其中蔬菜價格和水果價格分別同比上漲7.5%和6.7%。

  同時,能源價格的上漲拉高了燃料價格,燃料價格同比上升2%,相較八月份的同比下降3.7%有很大改善。九月份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同比上升0.1%,結束了五十四個月的連續下降,重回通脹區間,這主要得益於煤炭鋼鐵價格的上漲,且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暖的態勢也相呼應。

  全球貨幣政策持續寬鬆,進一步支持大宗商品價格反彈。而當前中國CPI雖然不高,但除食品價格外的核心通脹九月份環比上漲0.4%,PPI結束通縮,且今年房價走高會增加明年房租成本,未來通脹一旦高企,會制約政策空間,需要保持關注。

  矛盾五:大宗商品與去產能

  煤炭、鋼鐵產業去產能是今年的重點任務,但上半年落實的情況並不樂觀,上述兩個行業去產能在三成左右。但進入三季度後,去產能突然加速,前三季度,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0%以上。同時,企業利潤明顯改善,背後原因即是同期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攀高。截至本月24日,內地市場的鋼材和煤炭價格比年初分別上漲了32%和55%以上,比六月底上漲了13%和41%。

  國家發改委也由於擔憂冬季煤炭供應不足、價格過快上漲,轉而要求先進產能進一步釋放。可見,供給抑制對當前需求回暖、產量不足、價格上漲形成制約,未來去產能政策何去何從是個難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