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相信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願意聽到的字眼,它代表着中國歷史上一段淒慘的歷史,卻在香港立法會候任議員宣誓時出現,社會一片嘩然,連部分一向支持所謂「民主派」的媒體也不認同這次事件。
這兩位議員,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畢業於香港某兩間大學,其中有一位還是歷史專業畢業。相信,「支那」的歷史含義對他們來說不會是一個空白。他們作為中國人,有意在如此嚴肅的場合用了如此不堪的字眼。我很遺憾他們竟然對自己的國家有着如此之深的敵意。
我長期參與香港青年工作,與他們自然會走得近一些。這些年的感受是,香港青年雖然有怨言、有負能量,但再有出格的行為,也不至於發展到今日立法會宣誓這一幕。事情到今天,我相信再以寬容的心態面對,只會縱容他們一再犯錯。這一次,必須要求這兩位議員道歉,不能允許他們以「鴨脷洲口音」等藉口而蒙混過關。
立法會是香港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立法者的角色,負責審核及通過財政預算、稅收和公共開支,以及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立法會亦獲授權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並有權彈劾行政長官。在如此莊嚴的立法會議事廳,每一位立法會議員有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而令人感觀不好的是,現在部分立法會議員已經忘了自己的職責是什麼,相反是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想着如何以各種奇招去表達自己的不滿,把議事廳當成自己的舞台,把立法的角色變成了做秀。請問,有多少納稅人可以容忍這樣的立法會?
我曾撰文表達對候任議員的寄望,希望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可以放下分歧、互相支持,為香港的發展、市民的生活着想,不要只考慮自己的選票、不要天真地認為激進是正確、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到香港。坦白的說,這一次立法會開局並不好,令很多市民都非常擔憂未來四年立法會的運作是否可以幫到香港,香港會不會被這些無謂的激進拖垮。香港,又有多少老本可以被他們這樣消耗?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滬港經濟發展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