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官方指,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新社
國慶黃金周後首個交易日,中國人民銀行大幅調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30個點至6.7008元,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間收盤亦跌破6.70元關口位報6.7028元,較上一交易日日盤、夜盤收盤分別大降328點和283點,當天中間價、在岸匯價雙創2010年9月來最低。人行網站昨日轉載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稱,參照一籃子貨幣變化,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升貶都是正常的,未來還將繼續雙向浮動;中長期看,中國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決定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中間價昨日早間大幅走貶,帶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開盤跌破6.70元整數關口最低探至6.7045元,之後開始小幅上漲,但午間漲勢逐漸被回吐,截至16時30分收報6.7028元。夜期開始後,在岸人民幣跌勢再度擴大並迫近當天最低點,截至22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分別報6.7044元和6.7148元。
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針對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出現下跌,上述評論員文章解釋稱,國際金融市場近期波動又有所加劇。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周一做市商報價形成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較節前上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有所貶值。但與發達經濟體貨幣和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相比,貶值幅度相對較小,CFETS測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仍是升值的。
「國慶期間美元指數連續攀升,是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大幅貶值的重要外因。」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分析,國慶期間英鎊匯率亦大幅波動,並引致國際匯市的動盪,亦對人民幣構成壓力;此外,假期間離岸人民幣匯率已跌破6.70關口,並對市場心理構成影響。
匯率形成機制未現變化
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當日人民幣中間價的大跌並不令人意外,也不意味着匯率形成機制將出現明顯變化。
劉東亮並提醒,人民幣中間價跌穿6.7或對市場心理構成較大影響,市場或將此理解為某種程度上人行鬆綁6.7。
人民幣本月一日正式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翌日離岸人民幣匯率微漲0.85%,此後離岸人民幣連續五天走貶。本月七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低跌至6.7182元,由於國慶長假休市,境內外人民幣匯差一度擴大至482個基點,錄近四個月來最大。
國家外匯管理局原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早盤人民幣兌美元大跌亦可看出,人行對新機制運行下的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的容忍度明顯提高,同時也意味着人民幣匯率更向進一步市場化邁進。
但人行評論文章指,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中間價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相應呈現先升後貶、雙向浮動的態勢,市場匯率相對更為平穩。
對籃子貨幣保持合理均衡
展望後期匯率走勢,文章稱,自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後,境外主體將增持人民幣資產,由此帶來長期外匯流入也有助於進一步改善外匯市場供求,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添增投資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陳康強調,儘管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大幅調降,但仍不會觸發人民幣匯率的快速貶值,「市場對此不用特別敏感」,從趨勢上看,人民幣匯率貶值是緩慢的。
劉東亮相信,若美元指數延續強勢,人民幣中間價與即期匯率或延續跌勢,特別在美聯儲年末臨近升息的階段,上述情況發生的概率不小。
此外,劉東亮還預測,中間價與即期匯率未來或逐步測試6.72至6.73,若即期匯率出現單邊走勢,人行為維穩市場預期,料入場干預,儘管市場購匯量或有所上升,但不會激發嚴重購匯潮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