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國慶期間各地不斷祭出樓市新政,大部分不僅重啟限貸限購,還從供給端加大土地供應。自本月開始至昨日短短三天,已有成都、鄭州、無錫、濟南、合肥、武漢及蘇州共計七個城市先後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計,未來還將有多個城市會出台條款政策,最後有可能將有15至20個城市形成本輪調控政策風暴。
鄭州已連續兩個月單月房價漲幅居全國前列,上周末時隔兩年重啟限購政策後,本周一再現限貸政策。其中,規定居民首次購買住房的商業性個人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三成;擁有一套且住房相應貸款未結清的,再購買首付比例為四成;但若居民購買首套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經濟適用房,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獲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
此外,鄭州還在土地供應側加大投放力度。該市國土資源局發布首批鄭州市十月至十二月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公告,主城區預計合計供應土地6731.37畝,超過去年全年供應。據悉,今年前八月鄭州已供應5300畝,加上最新計劃,該市今年主城區商品住宅用地將達1.13萬畝,是去年全年供應量的2.3倍。
蘇州昨日進一步收緊限購限貸政策,今起暫停對已擁有一套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和擁有三套及以上的本市戶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此前僅針對非本市戶籍家庭實施二套房的限購措施。實施限購措施城市首次購房和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對於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暫停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
業界料明年現市場拐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透露,這將產生一種擠出效應,緩解城市熱點區域房價的過快上漲,同時將購房需求推向可能存在「去庫存」壓力的周邊區域。嚴躍進並認為,中國樓市政策的拐點已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開啟,而市場拐點會在明年,明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或有「量價齊跌」的現象出現。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市場拐點是周期性的,而非房價有實質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