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以「佔中」為恥 以發展為要\張學修

時間:2016-10-01 03:15:40來源:大公網

  相信在兩年前「佔中」爆發並持續長達79天的過程中,沒有人能夠估量到該事件對香港的損害如此之大。兩年來,違法暴力行為時有發生,激進「港獨」冒頭更愈演愈烈,立會內「拉布」不斷,社會「政治化」氛圍與日俱增,港府施政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發展處處受制,原有優勢被不斷消耗。這一系列惡劣後果,社會有目共睹,港人更深受其害,為違法「佔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前,回顧香港社會發展所走過的彎路,更應虛心檢討,深刻反省,避免重蹈覆轍。

  但近日卻仍有「傘後組織」舉辦所謂「紀念活動」,更有「佔中」發起者大放厥詞,稱香港近年亂象為「進一步對政治覺醒」。直到今時今日,這些人士不僅未能反省悔改,反而一再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現階段,仍有多名主事者未被起訴及給予應有的懲處,法治精神被不斷踐踏,變相縱容更多違法言行出現。由「佔中」催生並蔓延的「港獨」言行更不斷升級,給社會穩定埋下定時炸彈。社會各界有鑒於此,更應立場一致,嚴厲譴責「佔中」,維護法治基石、社會正義,呼喚正能量。同時,執法、司法部門要嚴肅處理「佔中」案件,給予違法者應有的懲罰。香港面臨發展重任,經濟發展是社會第一要務。違法以及激進分離行為害港久矣,社會應盡早回歸發展正道,配合政府施政,促進經濟民生發展。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空談。

  「佔中」催生「港獨」惡果

  長達79天的「違法佔領」行動,在發生之際就迫使社會嚥下一系列苦果。包括交通堵塞,市民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工作和生活受到拖累,有關地區商舖生意銳減,社會秩序受到破壞,法治受到嚴重侵蝕。這場違法運動,以所謂「民主」「自由」為名,綁架香港社會正當利益與需求,對社會有害無利。但港人未曾料想到的是,「佔中」後的「餘震」會持續多年,其催生的激進訴求更一再升級,挑戰法治和政治底線。當中最為惡劣的當屬「港獨」違法違憲思潮。事實上「佔中」期間有關人士就以「命運自主」「港人自決」為口號,挑戰「一國兩制」,這正是「港獨」的要害。

  「佔中」前後,發起者以大專院校為基地,大力鼓吹「香港自決」「武裝起義」「獨立建國」等,使得大專院校成為「港獨」蔓延的重災區。同時藉年輕一代對《基本法》及社會現實認識不足,誘導年輕學子,唆使他們走上違法道路。發展到現階段,「港獨」不僅危害大學校園,不僅圖謀入侵立會,更將「魔爪」伸向年幼中小學生。目前有關組織不僅在數十所中學成立了「本土關注組」,以中學生為對象煽動「港獨」,更在部分區域向小學生派發「港獨」宣傳品,利用小學生年紀尚小,分辨能力有限的特點,腐蝕其嫩稚的心靈,行為令人髮指。「港獨」否定香港現狀,向年輕一代及中小學生洗腦。這是拿香港未來進行「豪賭」。事實上沒有人能夠玩得起這場代價巨大的「賭博」,因為「逢賭必輸」,屆時所有人都是輸家。

  理性回歸發展正道

  「佔中」的另一個惡果是:激進取代理性,政爭壓倒經濟,導致發展受阻。「佔中」後社會矛盾激化,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社會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立會內「拉布」不止,多項經濟民生議案未能及時通過,不僅浪費公帑,更損害本港優勢及競爭力。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發表《2016-2017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在138個經濟體中排第9,較去年下跌2級。當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科技和創新方面滯後。相對於新加坡和日本,香港在推動創科行業的發展動力不足。這正是政爭壓倒經濟的結果。當初政府成立創科局,遭遇了長達3年的「拉布」戰,更不要說落實有關政策,可見政府推動議案所面臨的阻力有多大了。

  「佔中」激化社會矛盾,令各派之間意見分化,社會內部力量被不斷消耗。當前行政立法關係亟待改善,同時提高立會審議效率也迫在眉睫。值得一提的是,新一屆立會當中出現了七位「本土」派人士,這些人士大部分都曾支持「佔中」,甚至曾參與「佔中」。有個別議員甚至存在「港獨」傾向。這些人士進入立會後是否能切實履行議員基本職責,為市民謀福祉,相信很多人都不抱樂觀態度。

  「佔中」是一場違法暴力行動,危害深遠,港人應以「佔中」為恥,深刻認識到「佔中」對香港所造成的打擊和傷害,嚴厲譴責這場罔顧市民根本利益,以及港人福祉的所謂「街頭抗爭」。譴責違法激進「港獨」,自覺擁護《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同時以發展為核心任務,不斷凝聚共識與正能量,合力將香港從政爭泥潭中解放出來。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