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銀:人幣國際使用料擴大

時間:2016-10-01 03:15:29來源:大公網

  人民幣今日正式「入籃」,獲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另一座里程碑。中銀香港(0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同時指出,人民幣有望擴大其國際使用,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必可從中受惠。\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入籃之後,人民幣將以10.92%的第三大權重,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共同構成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支柱。岳毅表示,這對人民幣國際化和IMF改革來說,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里程碑」。

  岳毅續說,人民幣獲納入SDR籃子貨幣,標誌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攀上更高台階,將大大促進人民幣國際使用。隨着人民幣從國際支付貨幣、外匯交易貨幣發展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外國央行將進一步增持人民幣外匯儲備,並帶動其他市場參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促進人民幣外匯交易、企業貸款、債券發行、資產管理及貿易結算業務。香港是全球最大型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相信亦能從中受惠。

  跨境資金流動料逐步放寬

  王冬勝表示,人民幣入籃,是印證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歷史時刻」。在短短十幾年內,人民幣由單純在內地使用的貨幣,發展成國際支付、結算的主要貨幣,加入籃子意味人民幣躍升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大大增加全球企業和機構使用人幣結算,以及投資人民幣資產的信心。

  展望未來,王冬勝相信內地會繼續推動市場化改革,逐步放寬跨境資金流動,讓內地市場和人民幣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人民幣國際化開啟新篇章後,將逐漸並穩步成為全球企業、投資者及個人廣泛使用的貨幣。他續說,作為人民幣貿易結算、融資及資產管理中心,「香港有足夠的專才和能力,在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洪丕正認為,自中央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來,人民幣在國際間的地位日漸提升,短短幾年間已躍升為全球第五大貿易結算貨幣,顯示各地企業經已廣泛使用人民幣支付貿易活動。今次「入籃」,不但肯定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並會帶動市場增加投資人民幣資產,進一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環球央行主權基金勢增持

  獲納入SDR之後,洪丕正謂環球央行、主權基金及國際投資者「會逐步增持人民幣資產,並且會是未來數年支持人民幣的關鍵之一」。渣打預期環球央行及主權基金每年會增加1%人民幣資產配置。至2020年底,外資持有境內債券的金額會達到4至7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資產佔環球儲備的比例有機會上升至5%。

  他補充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內地有緊密的經貿關係,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會繼續擔當重要的角色。渣打有信心中國會繼續堅決以合適的速度把其貨幣自由化,並一如渣打預期,「在2020年前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