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民進黨「美化」侵略者 有何臉面談二戰\朱穗怡

時間:2025-05-09 05:02:09來源:大公报

  台灣方面昨天首次舉辦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盟軍勝利的活動。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發表演講、「批評侵略者」。然而,民進黨多年來一直對二戰亞洲戰場的歷史避而不談,連光復節也不紀念了,還取消了光復節是法定假期,如今竟然「撈過界」,利用「歐戰勝利日」來說事,再次凸顯賴清德和民進黨的虛偽。至於批判侵略,日本在二戰中犯下纍纍侵略罪行,包括對台灣民眾的奴役,怎不見賴清德對此進行只字批判?

  回顧歷史,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895年清朝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從此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長達半個世紀,被日本殖民者殘酷統治。但民進黨方面卻把日本殖民台灣說成是「日治」而非「日據」,還說「有些慰安婦是自願的」,甚至聲稱「日本統治時期對原住民實行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但種種史實證明,當年日本殖民者對台灣原住民的鎮壓手段相當殘忍,共發動了160多次所謂的「剿蕃戰役」,對島內原住民實施「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原住民族部落遭逢了近乎滅絕的打擊。賴清德不是要批評侵略者嗎?為何對當年日本的侵略罪行隻字不提?對得起當年慘死的原住民嗎?對得起當年奮戰抗日的兩岸仁人志士嗎?賴清德和民進黨為日本侵略罪行「護航」,無非就是想討好日本政府,拉攏日方支持「台獨」、對抗中國大陸。為了一黨之意識形態,民進黨顛倒黑白、是非不分,令人心寒。

  民進黨當局一直避談二戰亞洲戰場的歷史,除了不願批評當年日本的侵略罪行,更是企圖否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腦在1943年舉行開羅會議,中國政府提出戰後日本應將台灣歸還中國。此內容被列入共同宣言,並於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中重申日本應予履行。同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上午10時,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市區西部的台北公會堂(今為中山堂)舉行。台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這標誌着日本在台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正式結束。為了紀念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台灣省政府於1946年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

  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其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賴清德和民進黨要談二戰,首先就應該正視《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裏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應該放棄「台獨」路線。80年前,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和台灣光復,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如今國家更有能力、更有信心推進兩岸統一進程。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要妄想阻擋兩岸統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