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希拉里與特朗普的首輪對決\戴韡

時間:2016-09-28 03:15:45來源:大公網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和特朗普在香港時間9月27日早上9時進行了電視辯論,香港的明珠台作了現場直播。

  那是兩人的首場電視辯論,兩人呈現的政見和表現沒有太多出人意表的地方。在辯論中,特朗普稱希拉里為「克林頓國務卿」,估計:一是為迎合許多美國選民持有通過選舉實現政黨輪替的心態;二是由於希拉里的從政經驗比特朗普多,以「國務卿」稱希拉里既可避免自己的短處被對手攻擊,又可以與舊精英劃清界線,攻擊對方的政績;三是向對手表示尊敬,實際上那也是做給觀眾看的。

  實現繁榮的「美國方向」

  在辯論過程中,特朗普的臉部表情較豐富,時而給人一種自信和輕視對方的感覺;希拉里的微笑則給人她是一名「好人」的感覺,力圖展現一種親和力。

  美國老百姓最關心的議題是經濟問題。在兩人的辯論中,特朗普在經濟議題上的攻勢比較明顯,他重複了保護主義的主張,希拉里則強調了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與希拉里傾向增加福利開支不同,特朗普主張通過減稅來刺激經濟;兩人不同的倡議也反映他們有各自的選民基礎。姑勿論其主張的可行性,特朗普重複的方案或許能引起一些不能在全球化過程中得益的美國工人和中產階級的共鳴;與此同時,希拉里則以小企業主的女兒自居,力圖拉攏小企業的支持。特朗普的減稅主張則容易被解讀為有利富有群體;而在當前的環境下,新自由主義的觀點並不容易打動多數選民的心。

  根據筆者的記憶,在兩人辯論過程中,「中國」是美國以外被提及次數最多的國家,主要是與經濟活動相關,既涉及中國的競爭力,也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見有關。正因為這樣,在辯論中,墨西哥也被多次提及。提及俄羅斯則與網絡攻擊等美國的安全問題有關。

  辯論過程中,希拉里標榜克林頓時期美國的經濟繁榮;特朗普則指當下美國股市存在泡沫,與美國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前些時候所指稱的相呼應。當下美國兩名主要政黨的提名候選人都擺出美國「雙赤」的問題,而美國若「閉關」實際上是逆全球化的進程,在操作上並不容易,而且很難避免經濟的收縮。在財政上,希拉里要增加福利開支,是「開流」;特朗普要減稅,是「節源」。但兩種方案都不容易改善美國的財政狀況,兩人在實際上也都沒有提出能解決經濟增長的確切方案。

  各施其能鞏固基本盤

  筆者對兩人的互相攻擊不太感興趣。特朗普稱:「如果希拉里公開她的3.3萬封電郵,我將公開納稅申報資料。」在美國國內政治問題上,特朗普反擊民主黨對他散播種族主義的指控,特別提出非洲裔美國人政治家與非洲裔美國社區的區別,指前者背離了後者。特朗普認為在美國國內需要強調法律與秩序,稱許芝加哥警察使用「攔截與搜身」策略。

  辯論的主持人稱紐約法官已經裁定那種做法違反美國憲法,特朗普反擊稱那裁決來自一位「非常反警方的法官」;希拉里則同意「攔截與搜身」違憲。希拉里認為美國刑事司法體系中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繼而表示「隱性偏見」存在於每個人中,調侃稱「太多人對彼此妄下結論」。

  在國際問題上,特朗普重提日本等國需要交「保護費」;希拉里則稱那會損害美國與其亞洲盟國的關係。特朗普指輸入移民有損美國工人就業,意在爭取國內工人的支持;相比之下,希拉里則比較注意黑人和婦女的選票。總而言之,各人都有自己的盤算。

  在寫本文的時候,我並不知道美國選民對兩人在辯論中的評價。相比之下,希拉里在經濟問題上的新意不多;而特朗普的階級屬性太明顯,不容易爭取諸如非洲裔美國人、墨西哥等國移民或婦女的支持。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會反映在選民對兩人支持度的改變上。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