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談兩地「作孽本」\高亮節

時間:2016-09-28 03:15:44來源:大公網

  網民「作業本」曾於2013年5月發文稱:「由於邱少雲趴在火堆裏一動不動,最終食客們拒絕為半面熟買單,他們紛紛表示還是賴寧的烤肉較好。」邱少雲和賴寧皆因捨身成仁而被推崇,此輩如今把他們當成笑柄,明顯不尊重歷史及侮辱故人,是輕佻及不負責任的行為。邱少雲之弟邱少華去年向該網民提出誹謗控訴,北京大興法院於日前判被告罪成,須公開發布賠禮道歉公告。理應如此,乃「作孽(之)本」。

  「作業本」是擁有近千萬粉絲的網絡紅人,一向言論出位,時常為求吸引讀者不擇手段,經常發表不當言論,混淆視聽,以保持個人網絡名氣。香港亦有不少此等「作孽本」式的文化人。

  以某一家天天談民主的報章為典型例子,為吸引讀者眼球,報道手法經常「踩界」,嘩眾取寵,有時不惜捏造新聞。如曾派人假扮退役解放軍,在香港街頭行乞,又出錢讓人北上尋歡等。歪曲事實及斷章取義之事,俯拾即是,完全罔顧傳媒道德操守。是故該報經常受誹謗官司纏身,據聞每年都要預留一筆資金應付相關訴訟。此報公信力有多少,人盡皆知。

  其實,世上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報道偏頗或失實的情況出現。例如,英國亦有不少人批評當地小報誇張渲染,欠缺公信力。又如法國的《查理周刊》曾多次刊發漫畫,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

  本港典型「作孽本」乃「才子」之流,此輩標榜高學歷,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博古通今,經常在中文主流報章的專欄撰寫評論文章。但查實評論中卻處處顯露出識見不廣,只懂照搬西方觀點,大力宣揚西方的價值觀,卻專門誇大中國的陰暗面,以貶低中華文化為榮,間接散播洋奴思想。

  不少本地主流傳媒,一直為「才子」之流提供傳播園地。潛移默化下,當下普遍的港人,尤其年輕一輩,皆抱有「崇洋」心態,不尊重自己的民族,這絕非香港之福。

  此等文化人,為求自身利益,如增加一己影響力、財富或社會地位等,不顧道德良知,誠為當代一大怪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