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集團(03368)股價早兩星期異動,單日漲40%,報價0.92元;可是相對於2007年股價19.2元,相差超過九成。百貨股曾幾何時是市場焦點,例如銀泰商業(01833)、金鷹商貿(03308)及百盛集團。一般情況下當股價愈升,全城投資專家就會愈賣力推介,散戶投資者入市高追百貨股亦不難理解。
要了解投資者從眾行為,可以從人類腦袋杏仁體、腦前額葉皮質的活動講起。一位神經學家曾進行研究,讓參與者置身兩種情景:第一種是在獨處環境下就一些問題作出判斷;第二種情景是讓參與者先觀察四位同伴對問題的回應,再作出判斷。在第一種情景,參與者平均判斷準確率達84%。第二種情景,由於這些同伴已預先約定回應錯誤答案,結果參與者判斷準確率降至59%。
研究人員發現,當參與者從眾時,腦前額葉皮質(涉及思考、決策等認知功能)活動會轉弱。當參與者抗拒群眾影響,獨立作出判斷,杏仁體(與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相關)就會非常活躍。換言之,特立獨行需要面對「情緒」代價。因此,誰會「貼錢攞難受」?「從眾」畢竟是一條闊路。
在另一項調查發現,美國基金經理在選股時出現從眾行為,即一窩蜂追逐熱門股份。調查人員解釋這現象是出於:人揀我揀,投資失誤的責任較輕,甚至推卸予所投資的公司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