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兩地爆煲論路遙遙/資深測量師 邵志堯

時間:2016-09-24 03:15:26來源:大公網

  中國爆煲論和香港樓市爆煲論已流傳了十多年,很多接受過外國教育並以西洋學說為馬首是瞻的人都認為是必然的,誰不知上述事件不單沒有發生,更反其道而行,中國在經濟層面越來越強大,香港樓價屢創新高,令他們的言論很尷尬,只能說一些論調為自己遮羞,如央行扭曲市場、央行做錯決定、時機未到雲雲……等,錯並不在於他們,只是市場和他作對而已,在筆者眼中這些專家則是「燈、全部都係燈」。

  沉睡了一百多年的中國睡醒以後,經歷了破敗的滿清政府,和走了很多改革冤枉路的新中國,在1978年國家調向正軌,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後,在穩定的政治環境之下,中國國民勤奮和聰穎的性格終於可以大派用場,三十多年創造了很多奇跡,現今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

  二十多年前若有人跟你說:「世界十大銀行首四名會是中國的銀行,十大港口有過半會在中國境內。」

  你定必認為這個人精神有毛病,因為當時外國傳媒封面都曾經寫着:「香港已死」、「中國四大銀行,資不抵債,定必破產」等。

  但結果是今天香港比九七更繁榮,中國四大銀行成為世界四大,反而西方國家步入衰退,外國銀行率先爆破。

  中國經濟衰退論和香港樓市爆煲論在任何時候都會有市場,因為認同論調的人要的不是理據,而是他們希望想得到的結果——即是中國和香港的失敗,這全是建基於中國政府的意識形態並不被他們的思想所接受,敵人一定要失敗,戴了有色眼鏡看事物,而忽略了客觀現實。

  中國在未來日子裏只會更加強大,有兩大動力,其一是互聯網+和金融工程(Fintech)將會帶領中國走入新世代,中國的Fintech已較外國領先兩至三年(PWC已有報告指出)。

  其二是「一帶一路」為中國帶來新的市場和商機,中國可以把一些產能過剩的生產設備輸出,由第二產業逐步提升為第三產業。

  現在中國佔全球GDP 15%左右,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伏格爾(Robert Fogel)預測在2040年,中國的GDP可達40%,即還有一倍多的增長空間,沽空或看淡中國與自殺無異,在中國仍在增長中,香港作為五大城市之一(北上廣深港),樓價也不會差到哪裏去,故仍然相信爆煲論的人只會繼續被人訕笑為永不磨滅的燈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