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七成港人低估退休開支

時間:2016-09-10 03:15:3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香港物價通脹高,不少退休人士擔心積蓄不夠退休後生活。有調查發現,港人認為退休後每月平均所需開支為12300元,所需的總儲蓄為409萬元。不過,美國萬通亞洲市務部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市務總監蕭莉玲昨指出,近七成港人在計劃退休儲蓄時忽略了通脹,退休積蓄隨時無法應付生活所需。近年港人的退休信心指數不斷下跌,由2012年的6.1分,下跌至今次調查的5.4分。

  美國萬通亞洲早前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調查。蕭莉玲指出,調查每位受訪者預期的退休年齡及預期每月退休開支,以計劃受訪者實際所需累積的退休儲備,與受訪者預計的退休儲備作比較,結果發現近七成受訪者低估了所需的儲備,當中逾三成更嚴重低估,即預計所需的儲備不足實際所需的一半。

  她表示,按一個40歲的人士計劃退休後每月平均所需開支為12300元,以20年後60歲退休為例,按通脹每年3%計算,到60歲時要維持40歲每月12300元的生活水平的需要每月22000多元。按每月20000多元,再加上每年3%的通脹計算,若退休人士生活到80歲,總開支高達700多萬元,遠較平均認為需要儲蓄409萬元為多。假若再長命點,退休人士的開支更大。

  通脹高 43%不願在港退休

  是次調查,最讓受訪者擔心的五個因素分別為通脹(55%)、患病(48%)、失業(43%)、將來難以預計(40%)及太長命(18%)。至於如何應對支出,受訪者認為主要靠自己的積蓄(70%),或者強積金(24%)、投資回報(16%)、靠子女供養(11%)以及生果金(8%),均未予港人太大信心。

  香港通脹高,所以多達43%的受訪者不考慮在本港退休,當中四成會選擇內地及台灣退休,主要考慮到當地的生活指數及房價(28%)較可負擔,且生活習慣較接近。

  是次調查於今年第三季委託機構進行,共以電話訪問逾500名40歲以上在職的香港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