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賀鵬飛南京報道:中國棉紡織行業近幾年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作為全球最大的緊密紡紗生產企業,無錫一棉除鞏固出口市場外,也加強同國內市場終端品牌的供應鏈整合,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並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投入三至五億元(人民幣,下同),全面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
目前,集團正在有序推行具有自動理管功能的絡筒機等多個試驗項目,同時逐步推行替代車間髒、累、差工作的省力機械,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同時,無錫一棉通過透明管理,及時發現用工、原料、能源、機物料等方面的潛力,並通過完善全額計件制度,優化內部管理,提升勞動效率。今年上半年,集團共「降本增效」822.88萬元,有效節約用工8846個。
創建於1919年的無錫一棉是中國棉紡織行業的標桿企業。其高品質緊密紡紗、特高支紗和特種混紡紗等產品的生產能力在同行中領先,是Burberry等高端品牌最緊密的供應商,也是行業內對歐盟的最大出口商之一。
近年來,行業困境對無錫一棉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作為傳統出口企業,集團一方面加強與歐美高端客戶的產品對接,根據客戶需求開闢批量對標生產等業務,努力保持企業在歐美市場的原有份額。
另一方面,通過開發高檔床上紡織用品和高檔色織襯衫面料等特色產品,拓展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新市場,開發了一批合作客戶,形成了穩定的生產線規模。由此既直接開拓了逐漸向好的東南亞紡織新興市場,又避開TPP協議造成的貿易壁壘,間接擴展了紡織出口貿易。
此外,面對國家政策導向支持的新疆紡織產能已逐步釋放的新形勢,集團以加強國內市場終端品牌供應鏈整合為方向,重點開發高支莫代爾、天絲、絹絲等純紡和混紡的時尚產品和高檔針織品,加強與有影響力、有實力的客戶形成緊密合作關係,以開拓國內特色品種市場,擺脫新疆紗低價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