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倪巍晨報道:建行(00939)及交行(03328)昨日雙雙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兩者純利為1334.1億元及376.61億元(人民幣,下同),分別增長1.15%及0.9%。市場關注內銀資產質素情況,建行及交行今年6月底不良貸款餘額及比率較去年底持續出現「雙升」,但若與首季不良貸款率相比,兩者不良貸款比率均持平,未有再惡化下去。
建行提升壞帳處置質效
建行表示,今年上半年,該行提升不良貸款處置質量效率,信貸資產質量保持基本穩定。於6月底,建行不良貸款餘額1819.49億元,較上年底增加159.69億元;不良貸款率1.63%,較去年底上升0.05個百分點,但與首季數據相比則持平。期內,貸款減值損失增加15.72%至467.98億元。
受內地降息及利率市場化效應持續釋放,加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對利息淨收入的影響,建行付息負債成本率下降幅度低於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幅度,淨利息收益率2.32%較去年底下跌0.31個百分點,較首季亦跌0.08個百分點。該行資本水平亦有所下跌,建行解釋,是受2015年度分紅派息方案實施、原不合格次級債可計入資本金額減少等因素影響,資本淨額增速略低於風險加權資產增速,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交行逾期貸款實現雙降
交行方面,截至6月底,減值貸款餘額為613.64億元,較去年底增長9.18%;減值貸款率1.54%,較去年底上升0.03個百分點,與首季則持平。期內,該行共處置不良貸款360.82億元,其中,回收現金205.69億元,其逾期貸款餘額和佔比實現「雙降」。逾期90天的貸款較去年年底下跌6.6%至854億元,為2011年以來首次下跌。
交行行長彭純表示,雖然該行不良貸款率風險基本可控,但情況仍然嚴峻。該行首席風險官楊東平坦言,現在還不能說資產質量已經見底,但上半年不良貸款比率雖仍現增勢,不良金額和不良率增速均現放緩,交行在不良處置方面獲得不錯效果。他續稱,目前風險主要源頭仍集中在小企業,對公或個人部分則相對平穩,以地區計,則以山東、天津和福建的不良貸款成長速度較其他地區為高。
信行有補充資本壓力
此外,中信銀行(00998)公布今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淨利潤上升4.49%至236億元,每股基本收益0.48元,不派中期股息。不良貸款餘額及比率同樣較去年底「雙升」,不良貸款餘額上升6.85%至385.2億元,不良貸款率則上升0.03個百分點至1.4%。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均出現下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跌至8.89%,有資本補充壓力。
信行表示,擬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資金總額不超過4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用於支持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於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