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銀行董事長甘為民(中)指,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持上升趨勢,資產質量壓力未得到有效緩解。大公報記者邵淑芬攝
大公網8月22日訊(記者邵淑芬)多間本港上市的城商行均公布了回歸A股的計劃。剛公布擬於A股上市的青島銀行(03866),董事長郭少泉表示,該行希望實現A+H股上市,指A股與香港市場不同,香港上市後令該行提升國際化,而A股上市則可望推動內地業務,無意於香港退市。同有意回歸A股的重慶銀行(01963)則表示,回歸A股上市可開拓另一個融資渠道,而有關工作正進行中。
浙商銀行發布會。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內地經濟下行,不良貸款上升下,內銀估價過去幾年均十分低迷,未見起色。市場認為,估值低企,亦是一眾城商行回歸A股上市的原因,一來內地銀行業估值較香港為高,二來亦可多一個融資渠道,內銀補充資本時亦較為方便。不過,不代表這些銀行會於H股退市,正如郭少泉所說,銀行希望以A+H形式於兩地上市,而香港為銀行提升管理及國際化亦帶來好處。該行董事會秘書呂嵐補充指,該行資本充足率足以應付未來兩至三年發展,A股上市的計劃只是希望完成A+H股上市,已非迫切需要資本,故並無上市時間表。
青島銀行:青島銀行董事長郭少泉(右一)表示,該行希望實現A+H股上市計劃。大公報記者邵淑芬攝
事實上,近年內銀股價不振,不良貸款持續上升拖累業務是主因。雖然近期有指內地不良貸款新增情況已穩定下來,但一同公布舉行記者會的三家銀行,浙商銀行(02016)、青島銀行及重慶銀行管理層均不約而同地表示,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壓力仍在,但整體受控。
資產質素壓力上升下,銀行唯有加強備撥應對。如浙商銀行上半年的資產減值損失就大增75.29%至51.29億元人民幣(下同)。浙商銀行副董事長兼行長劉曉春表示,減值損失增長屬行業普遍現象,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加上增長模式有所改變,需要淘汰落後企業,對銀行不良資產有所影響,資產減值難免有所上升。
不過,他指,隨着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新動力,經濟調整周期接近尾聲,有助控制銀行資產質素,加上該行良好的風險管理,有信心未來不良貸款比率可維持較同業較好水平。
重慶銀行上半年不良貸款比率為0.96%,較去年底下跌0.01個百分點,是少數不良貸款比率未有上升的銀行。該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陳瑤表示,不良貸款率輕微改善,一來是重慶區的整體不良貸款率約為1.07%,已屬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該行之數字比重慶平均更低,二是該行期內加大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不過,該行董事長甘為民指,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保持上升趨勢,資產質量壓力仍未得到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