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招商局集團辦公廳主任助理黃奕、前海蛇口自貿區辦公室主任助理李慶、海外業務部高級經理黎明/大公報實習記者劉嘉傑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李佳斌深圳報道:在總結蛇口開發運營的經驗上,招商局集團獨創「絲路驛站」模式,採用「前港─中區─後城」的布局,將業務推進到多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城市,並已在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吉布提同時開展「絲路驛站」專案。招商局海外業務部高級經理黎明稱,未來會繼續在「一帶一路」沿線尋找機會,將有關開發模式輻射至更多地區。
截至2015年底,招商局海外企業總資產達3387億元人民幣,佔集團總資產約37.6%;海外業務實現利潤96億元人民幣,佔集團總利潤約19.8%(含境外企業返程投資資產和利潤)。黎明介紹,希望以臨港的產業園區為載體,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的平台。具體而言,在硬環境上是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市政設施、商業生活配套的建設,在軟環境上則是完善通關、結算、支付、大數據等的建設。
他進一步解釋,即通過建立工業園區、商貿物流園區、清關平台、人民幣清結算體系等,打造承接產能轉移的平台、提升貿易任期、解決通關問題和匯兌問題。
此外,通過引入外資、建立特殊管理制度、臨港園區和商務服務中心,解決基礎設施不足、高交易成本、內陸園區交通瓶頸問題和語言溝通問題。事實上,「絲路驛站」模式目前已廣泛應用在多個海外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