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服務業冒起 背後成因須注意

時間:2016-08-10 03:16:25來源:大公網

  直到目前,人們仍習慣將GDP中服務業佔比的不斷提高視為經濟結構優化的表徵。的確,在此前服務業佔比相對較低的背景下,隨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務業佔比出現一定上升是正常的。然而,對於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階段的中國經濟來說,在2015年服務業佔比已達到50.5%的情況下,如果其佔比在未來繼續迅速提高,就需要謹慎看待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首先,服務業佔比繼續提高或加大2020年翻番難度。發展經濟學對不少經濟體發展經歷的縱向時間序列觀察的歸納顯示:從農業主導階段到工業主導階段再到服務業主導階段,經濟發展速度會呈現典型的「倒U形」軌跡,而工業化階段通常是一個經濟體增速最快的時期;隨着以工業作為主導產業階段的過去,經濟增速就會開始下降。

  收入翻番目標難完成

  橫截面的數據也顯示,這種規律到目前為止仍然成立。配圖一提供了能夠從世界銀行獲得的,全球166個經濟體服務業佔比與GDP之間關係的最新(2011年)橫截面數據。線性趨勢線清楚顯示:服務業佔比越高的經濟體,其經濟增速也越低。

  如果恰恰處於線性回歸線上,那麼,在目前服務業佔比已達50.5%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正常增速似乎只能在5%左右,這可能就是目前中國GDP增速在6.7%的水平上仍然存在較大下行壓力的原因。

  考慮到中國政府此前確定的經濟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人均GDP相對於2010年再翻一番」,官方據此進行的測算是每年GDP增速不能低於6.5%,如果未來服務業佔比繼續提升,無疑會加大實現官方2020年收入翻番目標的難度。從中國自身的實際經濟發展狀況來看,經濟不斷減速的過程也恰恰正是服務業佔比持續提高的過程(參見配圖二)。

  勞動力配置效率下降

  其次,在服務業佔比提高的過程中,較高的比較勞動生產率至關重要。在全球的數據中,我們的確發現,在少數成功的經濟體(甚至規模較大的經濟體)中,其服務業佔比的提高並未造成同期經濟增速的大幅下滑。

  利用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茨(S.Kuznets)所提供的「比較勞動生產率」概念(即每個行業產出佔整體經濟的比重與該行業就業佔全部就業人口比重之間的比率),可以發現:只要在第三產業佔比提高的過程中,三大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基本沒有出現趨勢性下降,甚至有的產業(特別是第二產業)還在繼續上升,那麼,第三產業佔比的上升就不會造成整體經濟的顯著減速。

  令人擔憂的是,若從此角度對中國進行觀察(參見配圖三),就會發現:大致從2004年起,中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就同時出現了下行趨勢。

  由此折射出,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很可能並非全因人口紅利的消退(若果真是人口紅利消退,目前就不應如此擔心就業壓力),而是與勞動力配置效率的下降之間有着更緊密的關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