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銀香港楊傑文(左)表示,香港人民幣資金池大約有1.2萬億元人民幣,未見減少。旁為鄂志寰
大公報記者黃裕慶攝
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拖累,截至今年五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跌至732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底減少約14%。中銀香港(02388)人民幣業務處主管楊傑文昨認為,存款下跌主要是客戶增持人民幣資產,尤其是在岸市場的人民幣債券所致。對於有評論指離岸人民幣市場收縮,他形容屬於「過分憂慮」。
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根據中國國債登記公司數據,截至六月底,境外機構持有在岸市場人民幣債券餘額達6635億元,較五月份顯著增加401億元,無論是餘額還是增幅均錄得歷史新高。楊傑文表示,本港銀行亦會於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先行購買債券,再分銷予投資者,例如歐美和東南亞地區的大型保險公司,和境外央行等;債券以高評級的國債和金融債為主,年率化回報平均可達四厘左右。
雖然預期人民幣兌美元仍會溫和貶值,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說,估計人民幣兌一美元至年底時見6.7元人民幣,屬於「弱中趨穩」,在英國公投脫歐之後,人民幣在一眾貶值貨幣之中(不包括升值的美元和日圓),貶值幅度最小,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亦見增加。此外,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將於今年十月一日生效,估計境外央行和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的興趣仍會上升。
港人幣資金池1.2萬億
中銀香港認為,境外央行如要增持人民幣資產,主要仍是投資於債券,估計約佔70%。鄂志寰表示,去年「8.11」之後,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更加透明,更能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楊傑文續說,存款下跌「有很多可能性」,另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存款證(CD)的發行趨於活躍,亦將大量原本由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持有的人民幣存款吸走。雖然結構改變,惟香港人民幣資金池「並沒有減少」;若計及人民幣存款、點心債餘額,及由香港投資者持有的境內人民幣債券,估計本港人民幣資金池仍有大約1.2萬億元人民幣,與「8.11」之前分別不大。
自去年8月11日內地改善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以來,楊傑文表示,中銀香港旗下個人客戶的人民幣存款變化不大,而企業客戶的波動則較大。
金管局明公布人幣數據
香港金融管理局將於明日(29日)公布最新的人民幣存款數字。楊傑文說,市場毋需過於重視每月底公布的存款數字,因存款只是整體資金池的一小部分,此外還應計及本港點心債餘額、境外投資者持有在岸市場的人民幣債券餘額,以及本港銀行存放在內地代理行的人民幣存款。
本港銀行提供的人民幣存款利率於最近幾個月大致平穩,楊傑文說,本港存款利率主要跟隨內地利率走勢,相信大方向仍是向下走。至於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外匯交易量方面,他謂今年一月份之後有所下跌,英國公股之後跌幅更明顯,估計是人民幣投機盤因難於管理匯率波動而退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