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場門邊貼着一張食品製造廠牌照,將於9月25日到期,陳金成指不用再續期了。
早上八時半,駕小型貨車到魚蛋工場將新鮮製造的魚肉及魚蛋送貨的四哥陳金成,接過五弟走入隔壁咖啡店購買的熱啡,喝一口提提神,望望冷清的南角道,與街坊寒暄兩句,遠望街口一幢新落成的25層大廈,憶述上址原是一列泰式食肆及一間中式飯店「城寨風情」,四哥感慨,時代變遷,九龍城區都要變:「我駕車回來,離遠看這幢高樓,嘩!不經不覺環境變得快,整個社區都在變,無得傾,時代變,人都變」。工場9月要退場,11月要交場給市建局。陳金成坦言確有不捨,尤其是一班街坊。
他指魚蛋工場是重建區內最後一批與市建局達成收購協議的店舖,有較早離場的店東,仍不時回到龍城探望他們「打牙骱」,緬懷昔日的點滴:「剛剛有兩個老人家已經搬去九龍灣麗晶花園住,仍每隔三、五日過來九龍城同我們吹水」。
魚蛋生產成本上漲
社會經濟發展轉型,魚蛋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陳金成坦言生意越來越難做,魚蛋行業的巔峰期已過,現在是行業的低潮。他步入工場,指着一部機表示是其父在80年代由日本引進的碎魚機,堪稱當年全港只有三部,鮮魚放入機將骨肉分離。不過隨着捕魚業式微,他們已從印尼入貨冰鮮魚肉,不過魚柳仍然要用該機輾壓。
魚蛋工場的日子倒數中,兩兄弟緬懷昔日與員工上下一起打拚做魚蛋、食白粥的歡樂時光:「你知潮州人早餐食白粥加醃菜、花生,呢個架放一煲粥,兩小碟鹹菜、魚飯,哪個員工肚餓便自己去掏碗粥食,食完便開工」。
工場門邊貼着的一張食品製造廠牌照,今年9月25日到期,陳金成望一望說:「牌照一年續一次,今年不用續了,永久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