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影股份上市之路崎嶇漫長,等待了12年後終獲資本市場入場券/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中國電影股份(下稱「中影股份」)歷經12年的上市之路終見結果,有望成為中國娛樂最大IPO。公司昨日公布招股文件顯示,擬募集資金40.9億元(人民幣,下同),將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多次上市「未遂」和其企業自身發展不無關聯。內容加產業鏈是未來影視市場極具競爭力的走勢,但這對中影股份來說風險較大。
招股書顯示,是次申購代碼為「730977」,計劃發行不超過4.67億股股票,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01%。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數字影院投資項目、數字放映推廣應用項目、購買影院片前廣告運營權項目及償還2007中國電影集團企業債券本金及最後一期利息。
有望成中國娛樂最大IPO
中影股份由中國電影集團發起,聯合中視總公司、央廣傳媒、長影集團、江蘇廣電、歌華有線、電廣傳媒、中國聯通等七家公司。其中,中影集團佔股93%,其餘公司各佔1%。擁有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影視服務等業務。
2013年至2015年,中影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45.63億元、59.61億元、72.9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28億元、4.94億元、8.68億元。公司總資產分別為79.36億元、89.91億元和108.91億元,近三年資產規模複合增長了17.15%。至今年三月末,資產總額136.8億元,較去年末增長25.5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資產升4.83%至50.2億元。
但其上市之路崎嶇漫長。中影股分母公司中影集團於2004年已有上市計劃,至本月八日,中國證監會才核准其首發申請,足足晚了12年。陳少峰分析,無論上市與否,在內容為王的影視行業裏,中影股份的地位正在逐漸下降。
他表示,「中影股份在內容創作上沒有完整系統。國企看中考核和短期效益,傾向保守的投資方式,缺少風險承擔和創新精神,對風險投資的合理性的評估和考核缺乏成熟體系。同時募資所投資的方向未來在行業佔有什麼地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發行和硬件設施建設隨着時間增長將會飽和,成長性將會受限。」
不過,外媒發布數據分析表示,2016年中國媒體與娛樂產業預估規模將達到18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萬億),同時中國電影票房也連年增長,繼去年突破400億元之後,今年或將進一步增長至500億元。對於依賴電影市場增長的中影股份來說,這或許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