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報道:去年下半年以來,點心債發行量出現大幅下滑。一是人民幣貶值預期,二是在岸債券市場利率持續下跌,融資成本上有明顯優勢,吸引部分企業轉發熊貓債。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定息收益研究部主管王衛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點心債與熊貓債市場各有定位,不能互相替代,料隨?在岸及離岸息差收窄,相信下半年本港點心債發行量將回升。
今年上半年,點心債發行量近500億元人民幣,但去年半年已有700多億元人民幣。而今年點心債的發行者均以外國跨國企業為主,內地企業明顯轉向熊貓債市場。
兩地息差大幅收窄
王衛表示,過去內地企業於境外發債,都是看中美元或離岸利率較低,但現時情況已經扭轉,內地企業轉於內地發債融資。另一方面,內地持續開放政策,將內地債券市場渠道打通及放大,亦有促進境外機構到境內融資的效果。這邊廂點心債發行量下跌,那邊廂熊貓債發行量則有上升趨勢,市場憂慮隨?熊貓債的發展,將搶去點心債的市場。
不過,王衛對此並不認同。「熊貓債與點心債是完全兩個不同市場、不同的投資者,故不會因熊貓債出現,而取代點心債。」他指,現時熊貓債因發債成本上有優勢,可能吸引部分企業轉發熊貓債,但發債資金如何調出境外使用,仍是關鍵因素。「主權機構於境內發債資金要調出境外問題不大,但對企業而言則是問題。加上中央政府最近收緊資本外流,除非集資所得是於境內使用,否則難於境外使用。」
「整體來說,熊貓債針對的對象是國內投資者,點心債則針對國外投資者,投資者基礎完全不一樣。發行者除看發行成本外,亦會看投資者,因發債需要持續及健康的投資者基礎。若投資者只認購一次便不見了,意義便不大了。不像股票,新股上市發一次便完,但債券到期後需重新發債融資,故持續性十分重要。」王衛說。
他對於今年下半年點心債市場的發展仍然樂觀,認為下半年點心債的表現將較上半年為好。他指,境內境外發債息差已收窄不少,由於國內違約率上升,加上有段時間沒有減息及降準,故債息向上,境內境外息差已由最高點3.5厘收窄至1.5厘。
英國脫歐後,人民幣貶值速度又再加快。王衛表示,英國脫歐之前,市場已憂慮出現黑天鵝事件,故避險情緒升溫,資金流向美元,加上中間價下跌,人民幣已開始走弱。結果英國出乎市場預期脫歐,市場確出現波動,但未有預期般嚴重。
避免資金流向人民幣
他指,雖然英國脫歐對亞洲風險資產帶來一定影響,但很快已趨穩甚至出現反彈,事實上亞洲受英國脫歐的影響不是很直接,故影響較少。他坦言,英鎊及歐元走弱,人民幣相對則走強,但人民幣對美元來說,美元仍是強勢。他認為,人民幣與港元,甚至亞洲貨幣市場,有機會成為美國之外的避風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