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李寅舟報道:建銀國際昨日發表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建銀國際策略師Mark Jolley指出,參考近期環球經濟數據,發現全球投資市場正處於「下行周期早期(Initial Downcycle)」,而不同投資周期,皆有獨特投資策略。於「下行周期早期」,主要策略為增持新興市場股票、能源及商品,但建議減持美元、成熟市場股票及貴金屬等資產。
Jolley補充,從過去五十年的投資資產定價來看,這種周期變化呈現了高度一致性,上一次相似的情況則出現在2007年。「下行周期早期」的下一階段為「經濟衰退」。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及聯席主管蘇國堅表示,雖然不能輕易斷言經濟衰退期何時出現,但投資者可因應衰退期,設定相關的投資策略。他稱,在衰退期,美元、美國債及黃金等貴金屬表現較突出;相對地,新興及發達市場的股票、能源及商品等資產會表現較差。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兩種情形下,高息債券都不應該被看好。
就英國脫歐影響,Jolley繼續強調,當下周期環境與歷史同時期的最大區別,主要體現在日本及歐洲央行的負利率,而脫歐公投導致收益率大跌,加重了這種趨勢,從而導致高息防守性的股票遠遠跑贏大市,這種現象是通常的下行周期早期所不具備的。
基於上述情形,Jolley推薦投資者在今年下半年增持汽車、內房、能源、醫藥、資訊科技及電信類股票,對公用事業、原材料及中國銀行業股票則看法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