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商界(第三)選舉論壇兩名候選人討論中企如何為香港和國家作出更多貢獻。
商界(第三)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將於12月7日舉行。2025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功能界別商界(第三)選舉論壇昨日上午舉行,Q1號候選人嚴剛和Q2號候選人張琪騰圍繞個人政綱,以及「優化跨境交通運輸網絡」、「吸引海內外醫療人才來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育」等議題展開討論。
嚴剛表示,希望未來能令中企成為香港多元協作的推動者和海外拓展的先行者。張琪騰承諾,當選後將為中企爭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建立中企與政府溝通的平台。現場座無虛席,雙方助選團都懷抱對選舉的極大熱忱為候選人打氣,氣氛熱烈。\大公報記者 陸九如
嚴剛表示,他作為中資企業資深管理者,長期扎根香港,見證了香港回歸以來的點滴變化。他認為,現時香港最緊迫任務是提升政府效能,促進經濟發展;他同時呼籲,中資作為重要持份者,要繼續投資、服務香港,加快香港由治及興的步伐。嚴剛的競選口號是「共融發展,強企興港,中企勇擔當」,他的政綱包括搭建多元協同、創新發展、溫暖民生、區域協作、拓展海外在內的五大橋樑,以中企所長服務香港所需。
倡駐內地經貿辦力招科企
張琪騰指出,此次參選屬自我挑戰,亦回應了其服務社會的志向和初心。他26歲以民選區議員身份開始服務社區居民,重視社區需求和市民意見,以民為本。張琪騰提出,設立中企三大篇章,十大政綱,涵蓋對接「十五五」規劃,推動將北都納入「十五五」規劃以服務國家需要,持續優化上市融資制度,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護航中企出海,打造國際產業鏈,培養建港人才等。
其後,在抽籤問答環節,被問到如何吸引內地先進創科企業來港發展時,張琪騰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包括自由經濟、簡單稅制、實行普通法等獨特優勢,能夠吸引內地相關創科企業落地香港並「走出去」。他建議特區政府在內地的經貿辦加強招商、諮詢、協助企業等功能,並在吸引內地科創企業來港後,密切留意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而針對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應該提供何種支援服務及方案的問題,嚴剛建議要真正將政策落實到位,提供精準的政策扶持,開通綠色通道,還要發揮香港融資平台優勢,提供充足資金支援。
藉北都助力內企拓港市場
被問及如何推動中資企業發揮跨地域和跨制度的優勢,以服務本港社會發展時,嚴剛表示,中企要更好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作用,多元協同,與港企、外企共同合作。另外,中資企業不僅要促進創新發展,更要成為區域合作的推動者。至於如何幫助內地企業解決在港發展面對的困難,張琪騰指出,首先可以研究拓展本港商戶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平台,其次應讓來港內地企業掌握香港的發展優勢,最後是可以依靠北都發展幫助內地企業開拓香港本土市場。
被問及當選後將如何優化現時融資渠道及信貸保證,支持企業拓展海內外市場時,張琪騰表示應加快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另外,可以吸引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流香港,同時降低上市門檻等。至於港商如何把握電商市場發展機遇,嚴剛則認為港人北上消費的情況可能是港商新的機遇,能夠催生新的產業以及業態,建議在北都加強相關工作,例如設立電商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