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我坐在出租車上,問出租車司機,「你覺得英國會退歐麼?」他說,不退歐,英國會被拖累;退歐,英國會被孤立。
儘管市場不願意相信,但英國退歐這樣的黑天鵝事件還是發生了。一時間,市場風聲鶴唳,而接下來的問題是,市場將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場意想不到的離婚。
從北京時間6月24日早上5點投票站關閉開始,市場就開始密切關注每一個投票站的開票結果,而市場的整體情緒還是樂觀的,呼籲退歐的代表性人物獨立黨領導人Farage在投票就公開向媒體表示,他認為「留歐」的可能性仍然較大。這更加點燃了市場的樂觀情緒,英鎊也藉此攀上了1.50的高位。接下來第一個開票的直布羅陀的「留歐」支持率超過90%,市場傾向於相信「留歐」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但接下來,曾經被認為是「留歐」中堅力量的紐卡斯爾開出的「留歐」比率僅為51%,這開始讓市場有些許擔心,更讓市場擔心的則是桑德蘭開出了61%的「退歐」比率,英鎊開始波動,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從1.50下探至1.42。
但市場開始憧憬英國大城市的「絕地反擊」。由於小城鎮的投票人數較少,因此計票速度較快,而小城鎮受到「入歐」的恩惠較少,因此相對偏向於支持「脫歐」,而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則與歐洲高度相關,大量的就業崗位會因為「脫歐」而受到衝擊,因此肯定是「留歐」陣營的關鍵票倉。
北京時間6月24日早上10點左右,蘇格蘭地區格拉斯哥開出了「留歐」的決定,並一下逆轉了此前「留歐」一直落後的局面,市場情緒得到些許修復,英鎊也開始反彈。
反全球化思潮興起
但樂觀的情緒沒有持續太久,「退歐」陣營逐步通過一些小城鎮再度取得領先。這一次,還沒等到倫敦的選票進場,市場就發現,原來倫敦已經沒有辦法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到了中午時分,「退歐」派已經領先快達到近百萬票。根據英國的總人口以及開票的進度來看,「退歐」已經無可挽回。
市場只能無可避免地進入恐慌模式,英鎊暴跌10%,黃金暴漲100美元,美國10年國債擊破1.50關口。此時,任何的分析都是無意義的,市場的創傷只能靠時間來撫平。
接下來,我們將無可避免地考慮英國「退歐」帶來的全球性影響,市場也很清楚,英國「退歐」的背後,代表?一種新的思潮,這種思潮代表?對全球化的一種反思,而這種思潮的氾濫,代表?對經濟增長乏力的一種怨懟。
看一眼英國退歐的選票分布圖,我們可以發現,支持英國留歐的一大塊區域來自於蘇格蘭,而就在數年前,蘇格蘭剛剛進行過一場是否從英國獨立的公投。當年,蘇格蘭選擇了留在英國,但現在,英國土地上再次出現了「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