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阿里料內地票房勢超北美

時間:2016-06-13 09:00:11來源:大公網

  圖:娛樂寶成立兩年,累計投資24部電影。右三為阿里影業副總裁兼娛樂寶總經理俞巍/大公報記者李潔儀攝

  阿里影業(01060)首席執行官張強表示,中國電影市場未來5年將保持高速增長,電影票房平均增長料達30%,勢必超越北美市場,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票房數目指日可待。另外,阿里影業旗下電影集資平台「娛樂寶」宣布,自推出兩年以來,累計投資24部電影,涉及60億元票房。/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上海報道

  阿里影業旗下網上售票平台「淘票票」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論壇,張強指出,多年前在中國拍電影難以賺錢,呈現「僧多粥少」的情況,但現在市場格局轉變為「粥多僧少」,難以找到導演、演員。他認為,資本在中國電影市場持續活躍,創造更多新的商業模式,例如線上售票,在助力於資本的大前提下,新型公司有如雨後春筍,令中國電影市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去年總票房達440億

  張強認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未來5年將保持高速增長,電影票房平均增幅料達30%,突破2000億元票房紀錄,指日可待,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票房市場。

  阿里影業副總裁兼娛樂寶總經理俞巍表示,「娛樂寶」自推出兩年以來,累計投資24部電影,涉及60億元票房,覆蓋6000萬粉絲。他提到,2015年美國來自電影衍生品的收入達57億美元,佔整個影視行業比重70%,而電影衍生品僅中國影視總收入20%,相信衍生品市場仍有龐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博納影業創始人、董事長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于冬表示,隨?中國電影行業邁進市場化的改革步伐,在資本的助力下,行業急促發展,全國電影年票房由1998年不足9億元,到目前單周票房達5至10億元,2015年總票房達440億元,直逼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于冬提到,博納在美國上市5年期間,長期被拋棄、被邊緣化,不獲投資方看得上眼,當資本進入並推高電影市場,形成市場泡沫,不過,泡沫終有一天會爆破,中國資本市場回歸理性的投資。他認為,投資人可購買IP(知識產權),但不一定運用得宜,相信通過多方合作孵化、資源共享,而不是單打獨鬥,才能達到共贏。

  平均製作成本三千萬

  華誼兄弟傳媒副總裁兼華誼兄弟電影首席執行官葉寧認為,未來3至5年將是中國電影業的機遇,通過整合、併購是必要的手段。不過他提到,倘若只是燒錢,會令電影行業成為泡沫浪潮,影響電影內容,又直言個別IP形成炒作泡沫。

  此外,萬達文化副總裁、萬達院線董事兼總裁曾茂軍指出,中國平均每部電影製作成本約2000萬至3000萬人民幣,整個市場每年需要資本介乎150億至200億元。他認為,中國電影市場要進入全球化競爭,較大型的電影投資每部要1至2億美元(約7.8至15.6億港元)。他提到,萬達在2012年收購AMC後,預期AMC全球會員數將由去年300萬,增至今年底達1000萬,連同萬達本身及澳洲電影院線營運商Hoyts,今年底總會員數將達1億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