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內地上月對自香港進口額達24.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2.69億元),同比暴漲243%,金額及同比變化均刷新歷史紀錄,再度引起“虛假貿易”的臆測。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Iris Pang稱,這表明一些中資企業或許在以虛開貿易發票的方式把資金轉移到境外,並認為這種做法可能不僅限於內地與香港間的貿易渠道。
中金公司分析員劉鎏及梁紅也在報告中指出,五月▉分內/份內▉地自香港進口進一步上升,反映外匯流出壓力仍然存在。
外媒援引RBC Capital Markets的亞洲外匯策略師Sue Trinh表示,繞開資本管制的高報進口(Over-invoicing)正在幫助資本外流。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歐貿易總值1.39萬億元,增長2%,佔外貿總值15.2%;中美貿易總值1.27萬億元,下降5.2%,佔外貿總值13.8%。同期,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13萬億元,下降1.6%,佔外貿總值12.3%;中日貿易總值6859.7億元,下降0.3%,佔外貿總值7.5%。
境內外人民幣匯差在五月份較三月和四月顯著擴大,五月價差平均水平為167點,而四月份平均約92點,投機者或通過虛增自香港進口向境外轉移美元,或通過虛增對香港出口在境內外套取匯差。
去年12月至今年四月,海關總署公布的來自香港的進口同比升幅由64.5%不斷擴大至203.5%,而同期間香港官方數據顯示,對內地的出口同比跌幅平均達5.8%,兩地數據的差異之大或意味內地貿易商正利用虛假貿易單跨境轉移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