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嚴重衝擊本港經濟,大眾上下一心抗疫,不論是中小企支援機構、企業,或是本地初創公司,都可透過科技產品和應用方案,在這場抗疫戰上擔當重要角色。
有研究指出,變種新冠病毒Omicron能依附在不銹鋼或塑膠7天之久。坊間已有大廈為升降機安裝無觸按鈕,可以隔空方式按動升降機,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另外,在「零接觸」的前提下,視像診症亦大行其道。雖然本港的視像診症才剛起步,不及內地和新加坡等廣泛應用,而且並未為廣大市民所認識,但通過視像問診,再配合處方藥物配送服務,真正讓人足不出戶解決生活所需。
由此可見,數碼科技的應用已成為抗疫關鍵所在,在疫情下要更好的善用科技,通過加速數碼化轉型,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期間,韓國、新加坡等地積極把科技應用在防控疫情的議題上。其中,首爾透過整合信息到特定平台,可即時顯示各地區的病例,協助當局調整防疫措施。
新加坡政府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能通過手機之間的藍牙信號,向市民傳遞信息,一旦曾身處確診者附近,便會接獲通知,減少大規模傳染的機會。
面對第五波疫情橫空襲擊本港,各界應要更好利用數碼科技防疫,同時維持業務發展,讓香港經濟盡快復甦。
小力量,大貢獻,全民抗疫,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