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宏觀洞察/印度釋放內需潛力 應對美關稅衝擊\Rana Gupta

時間:2025-10-13 05:02:02來源:大公报

  美國近期對印度出口商品加徵高達50%的關稅,涵蓋農產品、紡織品、寶石與珠寶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行業多為中小企業主導,對美國市場依賴度高,短期內將面臨訂單減少、利潤壓縮與就業風險等多重挑戰。雖則印度經濟短期內對部分行業造成壓力,但是具備政策空間與宏觀穩定性,有望緩衝衝擊,並藉此推動結構性改革與市場多元化。

  總體而言,印度的增長故事依然穩健,儘管短期面臨摩擦,但在政策支持與結構性改革推動下,長遠發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上述受影響行業在印度股市的市值佔比較低,對整體市場的直接衝擊有限。8月期間,印度股市表現平穩,反映出市場對政府政策支持的信心。

  事實上,印度迅速推出一系列財政與貨幣政策應對措施。最受矚目是於9月22日實施的「GST 2.0」間接稅制改革,涵蓋汽車、耐用品、包裝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等多個類別,預計可釋放約240億美元的消費力。加上今年2月宣布的120億美元所得稅減免,雙重稅改有望提振內需,對沖出口下滑的影響。

  印度儲備銀行(RBI)亦已將政策利率下調1厘,並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由於通脹壓力溫和,RBI仍有進一步降息0.25至0.5厘的空間,以應對潛在的經濟放緩。

  印度亦計劃為中小企業密集行業提供定向支援,包括信貸擔保與營運資金便利措施,參考疫情期間成功經驗。此外,亦考慮推出出口市場多元化的激勵政策,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從宏觀層面看,印度基本面仍具韌性。財政赤字維持在4.4%,中央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57%,外匯儲備接近7000億美元,通脹趨勢溫和,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間。

  股市布局 聚焦結構性增長

  對印度的投資策略聚焦於印度「5D」結構性增長主題,包括數碼化、去全球化、去碳化、人口紅利與赤字改善。具體而言,偏好受惠於內需與政策支持的行業,如消費科技、基建、電子製造、製藥與資訊科技等,這些領域具備長遠增長潛力,並可望在當前環境中展現相對韌性。

  (作者為宏利資產管理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