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下半年,環球市場投資情緒明顯回暖,推動轉變的核心因素包括:全球主要經濟體維持穩健增長、美歐通脹漸見降溫,以及企業盈利普遍優於預期等,由此帶動風險資產持續反彈,令投資者重新審視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尤其是如何在追求收益與控制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在主要央行維持高利率政策之下,現時收益機會仍然充裕,尤其具備高派息潛力的資產類別,如優先證券、高收益債券、投資級別信貸及新興市場債券等,在市場波動趨緩後更顯吸引。
市場上目前看好以「收益創造優於股票增值」為目標的多元資產投資策略。這類策略透過靈活配置傳統及非傳統收益來源,包括高息股票、優先證券、可轉換債券、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以及策略性地運用期權買賣。這些資產類別除具備穩定派息潛力,亦能在不同市況下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抗跌力,實現更佳風險調整後回報。同時,透過降低資產波幅與分散配置,有助提升對抗市場下行風險的能力。
展望下半年,即使短期內市場面臨通脹反覆或地緣政治局勢風險上升的可能性,但環球收益資產仍存在具吸引力的配置機會,尤其第二季企業盈利穩健及投資者持續追捧人工智能,環球金融市場延續升勢。
兩項因素左右美息走向
基於經濟數據明確顯示降溫,美國聯儲局才有條件在今年10月底前減息。然而,預期當局將於2026年上半年結束寬鬆周期,而最終利率為3.5厘。不過,實際減息時機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
一是經濟增長或勞動市場出現明顯惡化情況;二是政府政策不確定性有所降低。
在固定收益配置方面,預期美國經濟將於今年稍後放緩,投資者可採取更趨防守性的資產配置策略。在平衡信貸風險與創造收益的同時,側重於較優質及更具韌性的資產配置,例如高評級的高收益信貸。
至於股票方面,在環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籠罩下,預期主要經濟體或將同步放緩。投資者應對風險資產持審慎態度,並留意價值型股票,如公用事業和物料業等板塊。
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今年下半年的關鍵,或許並非追逐單一市場的高回報,而是靈活部署、穩中求勝。
(作者為宏利投資管理資產配置環球主管、高級組合經理及亞洲區資產配置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