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樓市新態/北都發展提速 新界樓市看俏\汪敦敬

時間:2025-09-17 05:02:14來源:大公报

  最近發展局表示沒有為「明日大嶼」項目制定推進時間表,而實際填海工程亦未有條件於本屆特區政府任期內開展。筆者完全支持特區政府這個決定、符合現實的處境,更加認同特區政府應該聚焦發展「北部都會區」,這是更加兼顧全局及符合香港現時能力的一個項目。

  「明日大嶼」大型填海造地計劃,包括當中核心項目為交椅洲人工島,其實不需要決定放棄或者一定硬性執行,筆者覺得最重要是計劃有所準備,準備好按實際環境需要,因時制宜。

  當年為何要決定填海?因為香港有一段長時間難以造地。香港有足夠土地,但難以造地,中間包括政治上的問題,亦有一些發展商的利益衝突。填海是特區政府無法造地之下,宣示及重新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的良好方案,當初特區政府提出填海計劃時,筆者是支持的。

  但隨着樓市的轉變,在政治環境的時移勢易,特區政府的而且確是解決了土地不足的難關,樓價,甚至地價都大幅下跌,相比之下,填海方案變得相當昂貴了。因此筆者近年也多次撰文表示「既然特區政府造地很有進展,成本結構亦改變了,已不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去填海了」。

  何況在「明日大嶼」之後,更實際的「北部都會區」計劃上馬,大灣區各城市有更深厚的融合。面對千變萬化的改變,「北部都會區」有許多更實際、更短期可達成的效果,筆者認為值得優先處理。

  雖然填海可善用科技進步爭取降低成本,但顯然關鍵因素在於是否有更好的方案給予港人選擇。更何況,香港市區重建的需求日漸殷切,只要配合市建局改革及市區重建策略,市區重建所得到的潛在實用面積,而且在市區地帶,其發揮的效率將會更大。香港樓市可以改善的問題,其實空間不少,單是香港舊工業時代的一去不復返,龐大的工業大廈群其實應該進行重建或活化之用。

  交通網絡趨完善

  香港仍有很多選擇方案,其實中央政府已表態要用創意去解決問題,這啟發我們不少舊有的框架要突破,才能解決到問題。

  「北部都會區」本來在歷史上就是珠江三角洲的重鎮要塞,只不過在港英時期改為緩衝區而已。今次「北部都會區」概念配合金融、教育及創科去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更加重要是,在地理上進一步打通了交通樞紐,等同將新界區大增值,亦給予年輕人一個置業良機。

  大家可以想想,現在低迷的住宅樓價,以人均入息中位數的一對年輕夫婦,可以買到約530萬元的住宅單位(每月儲蓄三成收入,需時三年左右就可以儲到首期,而且合乎銀行按揭的入息要求),擁有基建樞紐的屯門碼頭二手私樓高層全海景2房單位只需要400多萬元就買到。買樓有風險亦有機會,年輕人應該量力而為,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決定是否買樓,不應人云亦云被負面情緒影響到買樓這件終身大事。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