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家「人工智能+」重點行動覆蓋了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等多項經濟社會發展。
國務院近日發布了《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六個「人工智能+」重點行動和八項基礎支撐能力,系統勾勒出了中國未來十年形成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的路線圖。
《意見》戰略定位極高,目標清晰堅定。《意見》將「人工智能+」行動置於「重塑人類生產生活範式,促進生產力革命性躍遷和生產關係深層次變革」的高度,並提出2027年、2030年、2035年三階段目標,包括智能終端和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智能經濟規模等,既有具體量化指標又具前瞻性。
「+」的深度與廣度前所未有。「人工智能+」重點行動覆蓋了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幾乎囊括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同時,強調「智能原生」,提出培育底層架構和運行邏輯基於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業,探索全新商業模式,催生智能原生新業態。這超越了過去「賦能」的概念,是利用人工智能重構產業底層邏輯的更高階段,將是開闢全新賽道,以及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
以人為本,普惠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意見》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使全體人民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探索推廣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特別是就業有關的創造新崗位和賦能傳統崗位,教育公平有關的大規模因材施教,醫療健康有關的大幅提高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能力和效率、養老託育助殘等民生關切,以及部署了推動城鄉智能普惠、彌合全球智能鴻溝等行動,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科技向善的價值追求。
突出全球視野與合作擔當。《意見》部署了「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包括強化算力、數據、人才等領域國際合作,深化與國際組織、專業機構等交流合作,加強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等對接協調等。香港應抓住此歷史性機遇,依託自身基礎科研能力、國際化優勢和開放合作平台,積極融入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布局,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行動中的「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與國際化「試驗田」作用,通過深化與內地的協同發展、強化自身差異化優勢,並完善本地創新生態,逐步形成具有香港特色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形態。
實現彎道超車 引領發展
《意見》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為中國抓住智能時代歷史機遇、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提供了系統、全面的行動指南,也為香港積極參與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指明了方向。期待特區政府能夠積極響應,制定配套措施,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讓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